老倉河兩岸的大山被茶樹覆蓋了一半,尋老倉茶從熱水塘開始爬山老倉河左邊的山、右邊的山、從南走到北,幾十個(gè)村寨,上萬畝茶園,走上10天也看不完,離熱水塘最近的是民福村委會,民福村委會在熱水塘大崖子上方,從熱水塘順著山路往上爬1個(gè)小時(shí)就到村子。民福北面是老倉河,西面是邦崴河,隔老倉河與外倉村委會對望,隔邦崴河與河底村委會相視,東南邊與文龍鎮(zhèn)邦崴接壤,處在老倉茶區(qū)的頭道門位置。
民福是彝族和漢族雜居地,彝族多于漢族,彝族中有蒙化人與倮倮人,村委會所在村叫漢族村。漢族村里多數(shù)為漢族,民福有10多個(gè)小自然村,住家較多的村是大民福、小民福、上村、中村、下村,各個(gè)村木之間相距1~2千米,村與村之間早已被茶園連接,民福的茶園茶樹都比較粗1大,最小的茶樹樹齡也超過二十年,從茶樹可看出,近百年來民福一直都在擴(kuò)種茶園。
民福有上百畝清末民初的老茶地,上村、龍樹村、瓦窯地、大麥地、大洼子、學(xué)校嶺崗都分布著清末民初的茶地。古道邊、地埂上保留著上百棵樹圍超過80厘米的古茶樹,一千多年前烏蠻留下的種茶方式在民福仍能看到。民福最高的山是登高山,也叫登高梁子,海拔2422米,登上山頂東望可看見哀牢山,近看可將老倉河兩岸幾十個(gè)村寨收覽,登高山海拔超過2400米古代是彝族先民烏蠻定居建寨的好地方,烏蠻的生產(chǎn)方式半農(nóng)半牧,村寨大都在海拔1750~2100米之間,2100米以上可作牧場。
民福的上村、中村都在登高山的山腰之上,海拔1850米左右上村是古寨,是烏蠻系的米俐人、倮倮人居住過的地方,上村保留下一棵茶王樹,這棵茶王樹底部埋在土里看不見,露出地面的主干圍徑有1.5米,這棵茶王樹應(yīng)是登高山早期的居住民侏俐人或倮倮人種下的,像這樣大的茶王樹1950年以前上村、中村還有五六棵,侏俐人、倮倮人留下的大茶王讓民福茶脈永續(xù),早遷入的也好,后遷入的也好,無論什么族群、支系定居民福便知種茶。本內(nèi)容來自《茶出銀生城界諸山—無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