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葉、莖均受害。葉斑水漬狀,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呈稍凹陷、暗褐色至黑色斑,直徑1-3毫米,葉片上常有多個病斑,但一般很少匯合,后期萎蔫卷縮仍制呈大的壞死角斑,與缺鉀癥相似。莖受害后維管束變黑褐色。隨后莖皮產生黑色斑塊。
病原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dieffenbachiae,屬原核生物界,黃單胞桿菌屬,甘藍黑腐黃單胞桿菌黛粉葉斑病致病變種。無芽孢,革蘭氏陰性,好氣,1-1.5?.5-0.7微米,單生或成雙,有莢膜,單極鞭毛。水濺和昆蟲也能傳播。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1、病原細菌隨病殘體在地表越冬。
2、翌春條件適宜。病菌通過風雨或昆蟲傳播到葉、莖花上,從傷口或氣孔侵入,在細胞間繁殖,與此同時,受害細胞被分解,致病部凹陷。
3、侵染葉片潛育期3-6天。
4、高溫、高濕、陰雨天氣是發(fā)病重要條件,暴風雨造成傷口,管理粗放,植株衰弱發(fā)病重。
防治方法
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必微粒粉劑400-500倍液、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硫酸鏈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