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鵑梅是美麗的觀賞樹種,開花時滿樹雪白,美麗無比。白鵑梅適應(yīng)性較強,盆栽養(yǎng)殖可以塑造美麗的盆景,盆栽白鵑梅應(yīng)該怎么養(yǎng)呢?
白鵑梅(學(xué)名:exochorda racemosa (lindl.) rehd.):又名繭子花、九活頭、金瓜果等,是薔薇科白鵑梅屬灌木。
枝條細(xì)弱開展;小枝圓柱形,微有棱角,無毛;冬芽三角卵形,平滑無毛,暗紫紅色。葉片橢圓形,長橢圓形至長圓倒卵形,先端圓鈍或急尖稀有突尖,基部楔形或?qū)捫ㄐ危舷聝擅婢鶡o毛;葉柄短或近于無柄;總狀花序無毛;花梗基部較頂部稍長,無毛;苞片小,寬披針形;花直徑2.5-3.5厘米;萼筒淺鐘狀,無毛;花瓣倒卵形,先端鈍,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15-20,3-4枚一束著生在花盤邊緣;蒴果,倒圓錐形,無毛,有5脊,果梗長3-8毫米?;ㄆ?月,果期6-8月。
生于山坡陰地,海拔250-500米。產(chǎn)中國河南、江西、江蘇、浙江等。
白鵑梅的養(yǎng)殖方法 盆土選擇 白鵑梅可以露地養(yǎng)殖,也可以盆栽用作盆景觀賞,盆栽需要根據(jù)植株的生長選擇大小合適的花盆,然后填上土壤,先在花盆的底部放上一些碎瓦片做濾水層,然后在濾水層上面填上混合好的基質(zhì),可以選擇園土、粗沙、爐渣或者是腐葉土進行混合,在土壤當(dāng)中加入一些腐熟的有機肥做基肥。
光照和溫度 白鵑梅喜歡光照,可以耐半陰,適應(yīng)性較強,可以耐寒。白鵑梅生長的適宜溫度是在16℃——28℃之間,注意夏季不要太過悶熱。光照要適中,保證白鵑梅的生長有足夠的光照,但是要注意,避免強烈的陽光直射,可以人工調(diào)節(jié)光照的強度。
澆水和施肥 白鵑梅生長比較旺盛,花繁葉茂,十分美麗,這就需要做好水肥管理。在白鵑梅的養(yǎng)殖過程中,水肥的消耗較大,需要適當(dāng)?shù)臐菜?,保持濕潤,避免土壤過于干旱,基本上在生長期間,需要每個月澆水一到兩次。施肥需要保證養(yǎng)分充足,根據(jù)白鵑梅的生長所需在進行調(diào)節(jié)。例如在開花前可以施一些磷鉀肥,正在過冬的時候可以施一些肥保證過冬。
白鵑梅的養(yǎng)殖注意事項 繁殖 繁殖白鵑梅,可以進行播種,也可以扦插繁殖和壓條繁殖。播種繁殖主要是秋播,扦插和壓條都需要選擇合適的枝條。
播種
播種可在秋季的八九月采種,日曬脫粒,挑選取凈,密藏至次年2月至3月條播。行距20厘米,覆焦泥灰厚1厘米,蓋草保濕。一個月后可出苗,發(fā)芽率20%。4月上旬發(fā)芽出土,出苗比較整齊,及時揭草,苗高3厘米至4厘米時分次間苗,最好在雨后進行,晴天間苗須先灑水。苗期除拔草、松土外,5月至6月間施追肥兩三次。盛夏蓋草防旱,久旱要經(jīng)常澆水,年終苗高約30厘米,最高可達60厘米。翌年春分栽,株行距20×30厘米,培育兩三年即可用于綠化。
扦插
扦插以休眠枝作為插穗,早春萌芽前,插穗選取上年的粗壯枝,齊節(jié)剪下,長12厘米左右。扦插前用abt2號生根粉處理,然后插入插床,插入深度為插穗長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株行距為6×8厘米。插后充分澆水,用塑料薄膜蓋保濕并搭陰棚,保持濕潤。夏季可用嫩枝扦插,成活率高。
分株
春季進行最佳,挖起母株,保持根系完整,用利刀劈成兩三根枝條一叢,分栽即成,成活率較高。
修剪 白鵑梅是木本植物,枝繁葉茂,適當(dāng)?shù)男藜魧Π座N梅的生長一定的好處。修剪在白鵑梅生長的芽化期間較好,對樹形影響較小。修剪時注意修剪過密枝,過長枝以及枯枝、病枝,在開花后需要修剪殘花。
栽植三四年生的大苗,栽植前可進行重剪,減少蒸騰量,把養(yǎng)分集中在30厘米至50厘米高的莖干內(nèi)。栽后加強管理,促成活后快速長出健壯枝條,使樹冠豐滿,第二年就可開出繁茂的花朵。
定植成活后,每年在白鵑梅的休眠期進行修剪為宜。落葉發(fā)芽前,以早春樹液流動前或剛開始流動時為好,即當(dāng)葉芽或花芽剛開始膨大或剛吐綠時修剪。在華北地區(qū),3月上旬為適宜修剪的時期。如果修剪過早,傷口易受凍害或旱害;修養(yǎng)過晚,植株新梢已抽出,同時花序也在迅速伸出,此時修剪會使養(yǎng)分消耗太大而影響樹勢。若植株要截干更新,則以秋季落葉后進行為宜。
修剪時,注意剪除細(xì)弱枝、過密枝、徒長枝、枯枝和病蟲枝,及其他影響樹形的冗枝,使樹冠保持圓整?;ê蠹舫龤埢?,以減少樹體養(yǎng)分消耗。落葉后整形修剪,對當(dāng)年生較長的枝條實行短截,以促生側(cè)枝,形成樹冠圓整美觀,使來年開花繁茂。
病蟲害 白鵑梅主要的病害是白粉病,煤污病和褐斑病,蟲害主要是蚜蟲、介殼蟲、紅蜘蛛和大蓑蛾、黃刺蛾等。當(dāng)白鵑梅爆發(fā)了病蟲害,需要及時的采取措施進行防治。
病害
白鵑梅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褐斑病、煤污病等。
對于白粉病,發(fā)病初期可噴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至1500倍液,或75%百菌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每隔7天至10天噴1次,連噴兩三次,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粉銹寧的殘效期可達20天25天,噴藥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層變暗灰色,干縮并消失,是防治白粉病較理想的藥劑。
對于褐斑病,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至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鋅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至1200倍液,每7天至10天噴一次,共噴三四次防效較好。
對于煤污病來說,主要由于是蚜蟲和介殼蟲等刺吸式害蟲分泌物所引起,防治好它們是關(guān)鍵。
蟲害
白鵑梅主要害蟲有黃刺蛾、大蓑蛾、蚜蟲、介殼蟲、紅蜘蛛等。
對于黃刺蛾、大蓑蛾等食葉害蟲,幼蟲低齡期,可采用1600iu/mg的bt可濕性粉劑1000倍至1200倍液噴霧,讓害蟲中毒后在樹上慢慢死亡腐爛,不直接往下掉,可保護環(huán)境不受污染;也可采用1.2%的苦煙堿800倍至1000倍液噴霧;或20%滅幼脲3號1500倍至2000倍液噴霧,或20%米滿懸浮劑1500倍至2000倍,或2.5%的敵殺死2500倍至3000倍液等,均可有效防治。
對于蚜蟲,可采用噴6%吡蟲啉乳油3000倍至4000倍液,或5%啶蟲脒乳油5000倍至10000倍液,或1.2%苦·煙乳油800倍至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至1000倍液。
對于介殼蟲等各種介殼蟲,在若蟲孵化盛期后7天內(nèi),未形成蠟質(zhì)或剛開始形成蠟質(zhì)層時,向枝葉噴施40%速蚧殺乳油1500倍至2000倍液,或6%吡蟲啉可溶性液劑2000倍液,或菊酯類農(nóng)藥2500倍液。上述三種藥劑交替使用,每隔7天至10天噴灑一次,連續(xù)噴灑兩三次,可取得良好效果。噴藥關(guān)鍵在于抓住時機(若蟲期),一旦介殼形成,噴藥難以見效。
對于紅蜘蛛,夏季螨量不影響樹木生長時,可噴清水沖洗;發(fā)生嚴(yán)重時,用1.8%阿維菌素乳油7000倍至90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或使用15%噠螨靈乳油2500倍至3000倍液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忌用敵敵畏殺滅螨類,敵敵畏對螨類有刺激增殖的作用。不要用菊脂類農(nóng)藥,它對螨類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