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為菊殼針孢菌。又稱褐斑病、斑枯病。是菊花上的一種嚴重病害,各地均有發(fā)生。
感病的葉片最初在葉上出現(xiàn)圓形或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后期變成黑褐色或黑色,直徑2~10毫米。感病部位與健康部位界限明顯,后期病斑中心變淺,呈灰白色,出現(xiàn)細小黑點,嚴重時只有頂部2~3片葉無病,病葉過早枯萎,但并不馬上脫落,掛在植株上。
①小面積種植時,人工摘除病葉,集中燒毀。
②改善種植環(huán)境。發(fā)病嚴重的地區(qū)實行輪作,栽植密度不要過密,以利通風透光,及時排除積水。
③發(fā)病期間用100~150倍的波爾多液或80%敵茵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也可將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與80%敵菌丹500倍液混合噴灑,或用45%百菌清、多菌靈混合膠懸劑1000倍液噴灑效果比單一用藥要好。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上越冬,成為來年的浸染源,分生孢子器散發(fā)出大量的分生孢子,由風雨傳播。秋季多雨、種植密度大、通風不良等均有利于病害的發(fā)生。品種間抗病性存在著差異,如紫荷、鴛鴦比較抗病,而廣東黃感病最重,分根繁殖的植株病重,從健壯植株上部取芽扦插時感病較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