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得不到長久穩(wěn)定的使用和占有,種下的茶樹也得不到保護(hù)。黃草嶺埡口村、石房箐村留下來的幾棵茶王樹都在老臺地地埂上,可看出五百年前黃草嶺的地埂上也有成排成列的茶樹,也曾是茶樹圍埂地如格?,F(xiàn)黃草嶺留下來的300年500年以上的大茶樹不多,沒能像鳳冠山那樣成排成行的保留下來,說明黃草嶺遭遇過頻繁的劫擾動亂,居住民常遷動,這批走那批來,居住時間不長久,也就不可能再去大量地種茶樹。
清光緒年間,滇東北昭通籍的漢人遷來了黃草嶺,倮倮人遷離了埡口村、石房箐村、溝迤邊幾個古寨,搬到了黃草嶺坡腳的小河對面,小廠河是無量山主峰與黃草嶺的隔界河,倮倮人仍守著無量主峰隔著小廠河與漢人們對望而住,黃草嶺現(xiàn)留存有上千棵民國年間種的茶樹,那是漢人們遷來后種下的,這些茶樹大部分不在地埂上而是順坡栽是漢人們的種茶法。
歲月流轉(zhuǎn),隨著新時代的到米,1970年景東縣域到無量山西坡芹菜塘的公路修通,黃草嶺的刊木通道失去了通衢主道的作用,馬幫商旅不再走黃草嶺,無量山1主脊線被劃為國家森林保護(hù)區(qū)范圍,原始森林里的刊木通道無人再去行走,黃草嶺進(jìn)入寂。黃草嶺與景東縣城之間隔有御筆山,外地人到景東縣城看不見黃草嶺,也看不見無量山上峰無量山主峰的壯美畫景外地人見過的少之又少。黃草嶺有大茶干,有上干棵百年古茶樹,此信息景東還有許多人都不知道。
黃草嶺這個干年占道上的大樹落,離無量山主峰最近的古寨,歷史上到底發(fā)生過哪些大事,無人知曉,也找不到史料,只留下許多重要的線索和信息,刊木通道舊跡,地埂上的茶王樹,守著南主峰不遠(yuǎn)遷的南詔遺民保倮人。黃草嶺值得挖掘研究的東西太多,銀生節(jié)度、南詔德化碑、詔王閣羅風(fēng)、詔王異牟尋、銀生茶、蒙舍蠻細(xì)究起來會發(fā)現(xiàn)都與黃草嶺有千絲萬縷的蔓引瓜連。本內(nèi)容來自《茶出銀生城界諸山—無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