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些年,那些所謂的互聯網餐飲的“標桿”玩出的花樣和爆出的負面,看得吃瓜群眾們目瞪口呆。今天給大家看下面這個案例,只想表達一個觀點:在浮躁而功利的社會里,也許成功的要義就在于——守住你的工匠精神。
8月,我看到曾紅極一時的雕爺牛腩兵敗京城,如今店鋪門可羅雀。
于是不免聯想起:曾經引得外地人競相到北京擁堵不堪的cbd,排隊只為買一個煎餅的黃太吉,如今孤注一擲轉型做外賣。曾經100天賣出20萬個肉夾饃、運營半年就連獲兩輪融資的西少爺,如今也深陷合伙人股權斗爭。
這些年,那些所謂的互聯網餐飲的“標桿”玩出的花樣和爆出的負面,看得吃瓜群眾們目瞪口呆。
一開始我們都對這些故事很感興趣,但后來,我們尷尬地發(fā)現,這些做餐飲的,營銷手段越是厲害,真正放到產品和服務上的心思就越孱弱。
所以,今天我給大家看下面這個案例,只想表達一個觀點:在浮躁而功利的社會里,也許成功的要義就在于——守住你的工匠精神。
長盛不衰的“小竹的點心店”
在日本東京,有一家面積只有一坪(約3.3平方米)的點心店,這家店從來沒做過廣告,也沒接受過采訪,店面小而樸素,門前也沒有停車場,但店門前排了四十年的隊,店鋪年銷售額達3億日元,實在讓人驚嘆。
這家點心店只賣兩種點心。其中一種點心是“羊羹”,每天限量150個,每人限購5個,為了買到這種夢幻羊羹,許多人早上四五點就來排隊,要是趕上節(jié)假日,甚至有人半夜1點就來排隊。
“為什么一家店可以保持四十年的長盛不衰”是很多人的疑問。但其實背后的故事很簡單,并沒有什么神奇。
以匠人精神成就品牌的道
羊羹隨禪宗傳至日本,由于僧人不吃肉,就用紅豆與面粉或葛粉混合后蒸制,制作方法很簡單,把紅小豆煮熟、碾碎,再和砂糖和瓊脂混合熬煮,然后冷卻成型即可。而這家店卻把制作羊羹這樣的事當作畢生的事業(yè),用心去體會,嚴格要求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到極致,幾近于道。
日本是一個崇尚道的國家,各行各業(yè)做到極致都可入道,比如花道,香道,茶道,道就是把事情做到極致的精神。
這家點心店的店主稻垣女士跟隨父親學習羊羹的制作,她有五個兄弟姐妹,別人都受不了她力求完美的父親在制作羊羹中的苛刻,只有她堅持了下來。
學習的過程中,不知做了多少羊羹,但每次父親品嘗后都說不行,直接丟進垃圾箱。
然后她再不斷學習和改進,慢慢就能吃出為什么每一天有細微的差異,有時候是因為火候,有時是因為清洗小豆的方法,這樣經過不斷的學習和嘗試,才最終做出完美的羊羹。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稻垣女士培養(yǎng)三個外甥做羊羹時,年青人經常說,這次和以前的溫度不一樣了。
稻垣女士說,因為四季氣候有微妙的變化,煮紅小豆的溫度就是隨當天氣溫而變化的,味道會因溫度和濕度的微妙不同而有所變化,所以必須用身體感受溫度的細微變化。
限量源于品質追求
為什么限量150個羊羹呢?這也是有原因的,并不是饑餓營銷,而是對品質的追求。
稻垣女士這樣解釋,一鍋3公斤的紅小豆,做50個羊羹,紅小豆超過3公斤,就做不出那么好的味道了,每天做三鍋要花十個半小時,已經是極限了,所以一天只能賣150個羊羹。
客人們希望能保證口味,因此能理解他們一天限量150個的原因,出于對小竹點心店的喜愛,許多客人自發(fā)成立了“小竹會“,相約一起排隊,并提出一些建議。
比如每人每天限購5個的建議就是由顧客們提出的,如果不限制,一個人一下全部買走了,后面的人就買不到了。
這就是現在許多互聯網企業(yè)都說的社群模式啊,有這么一群忠實的顧客,自發(fā)組成社群,給企業(yè)提建議,幫企業(yè)宣傳,生意怎么可能不好?
除了生意,還有溫情
更讓人尊敬的是,這家店還承擔起社會責任,他們10%%u7684員工是殘障者,點心中飽含著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照和溫情,這也是一種獨特的味道吧。
被許多企業(yè)家和產品經理人景仰的喬布斯,和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小竹點心店的稻垣女士,都有共同的品質,追求極致的完美主義。
希望我們都能有所領悟:“不要抱怨經濟不景氣,消費者苛刻,哪怕你只有一家三平米的小店,只賣羊羹和最中兩種產品,一樣能取得驚人的銷售業(yè)績,成為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
日本人的“匠人精神”
日本推崇“匠人精神”,尊重匠人的傳統展現在各行各業(yè)。
對待工作不懈不怠、嚴謹和認真,不僅帶來經濟收入的富足和穩(wěn)定;也使人從工作的細節(jié)中,體會工作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
這一“匠人精神”也形成日本人做事的兩個重要特征:對工作的高度忠實和把工作做到極致。當人的精神展現在日本的現實,轉化成物質財富時,不僅支撐著戰(zhàn)后的日本將不同產業(yè)的觸角伸向全球,創(chuàng)造出經濟奇跡;也極大的提升了日本國民的自信、自豪和自尊。因此有人說,戰(zhàn)敗的日本能從一片廢墟中重建,成為世界經濟強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得益于傳統的“匠人精神”。
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就推崇“匠人文化”,“匠人精神”不僅是日本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也是一份厚重的歷史沉淀。
1955年,日本建立了“人間國寶”認定制度。政府在全國不定期的選拔認定“人間國寶”,將那些大師級的藝人、工匠,經嚴格遴選確認后由國家保護起來,并予以雄厚資金的投入,以防止手藝的流失。
匠人文化的本質,只是二個詞:一是敬業(yè)、一是認真。更重要的是當匠人文化被全社會所承認,敬業(yè)和認真這二個詞,被整個日本社會接受和發(fā)揚。它們被化入到日本人的骨髓中,成了日本社會的“常識”。
“匠人”在日文中寫成“職人”。作為匠人最典型的氣質,是對自己的手藝,擁有一種近似于自負的自尊心。這份自負與自尊,令日本匠人對于自己的手藝要求苛刻,并為此不厭其煩、不惜代價,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再完美。
“職人”中,有豆腐師父、三味線師父、藍染師父、居酒屋老板娘、玩具店師父等等傳統藝匠,舊式工作方式所具有的情味,人與技藝日日相依,相互扶持走過的年代,令人心生敬意。
對于如何使手藝達到熟練精巧,他們有著超乎尋常甚至可以說近于神經質的藝術般的追求。
他們對自己每一個產品、作品都力求盡善盡美,并以自己的優(yōu)秀作品而自豪和驕傲。對自己的工作不負責任,任憑質量不好的產品流通到市面上,會被看成是匠人之恥。
“匠人精神”注入日本制造業(yè),給日本制造帶來巨大名聲和利益。事實上,成就“madeinjapan”的理念、技術和做法并非高深莫測,而是極其樸素:
始終堅持的消費者立場,腳踏實地的調查和耐得住寂寞的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