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原本是“玩”出來的。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稱茗飲“為閑暇修索之玩”。袁桷在《澄懷錄》中記蔡襄嗜茶“老不能欲,但把玩而已”。明清之際江南文人玩茶之風(fēng)尤甚。最出名的是張岱,他在《自為基志銘》中喜稱自己是“茶淫橘虐”,他改制家鄉(xiāng)日鑄茶制法,又探究出一種雜入茉莉的沖泡法,他說:“余戲呼之蘭雪”。此戲玩出來的蘭雪茶后來竟風(fēng)靡茶市,蓋過了休寧的松蘿茶。明人許次紓起初是每遇茶期,必去朋友姚紹憲在顧渚明月峽的小園,吸金沙、玉竇二泉。細(xì)啜而探討品賞。后與許才甫在春茶采摘時游西湖龍井,假宿僧舍旬余,每日品茶嘗水,抵掌道古。幾年后他玩出了一本《茶疏》。還有一個明代的藏書家、文學(xué)家高濂,他在《遵生八箋》中列杭州“四季幽賞”和“四時逸事”各十?dāng)?shù)則,每季都有茶事相伴:春去“虎跑泉試清茶”,夏坐“三生石談月”。秋有“滿家巷賞桂花”,冬可“掃雪烹茶玩畫”。真是四季賞玩不可無茶。
乾隆年間的才子袁枚晚年在南京筑隨園,精于美食,著有《隨園食單》。他也是一個茶的玩家,泡茶必親自操料:“烹時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滾便泡,滾久則水味變矣。停滾再泡,則葉浮矣。一泡便飲,用蓋掩之,則味又變矣。此中消息,間不容發(fā)也。”這“間不容發(fā)”是玩出來的技藝、獨到的功夫。
回顧歷史,玩茶一族,有過百年斷層。如今茶藝發(fā)展進(jìn)入了一個最好的時期。新一代喝茶愛茶、有錢有閑又有較高文化修養(yǎng)的玩茶族正在生成,他們是傳承中華茶藝和弘揚茶文化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