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茶葉是觀音菩薩為紅塵眾生選擇的解渴潤喉的飲品,為了選合適的植物,觀音菩薩嘗遍了百種草頭,以致唇舌滴血,淋漓不止。佛教的一些文獻(xiàn)又有一說,禪宗師祖達(dá)摩參禪,面壁九年,其間瞌睡難忍,眼皮耷拉,他隨手扯下眼皮往地上一丟,于是,地上長出了一株小綠苗,這就成了茶樹。鑒于種種傳說,茶葉被蒙上了濃重的宗教色彩。自佛教逐漸中國化后,禪宗的發(fā)展和茶道的興盛,使茶和禪的相提并論成為物質(zhì)和精神相融合的象征。
茶謂道,禪謂境。以茶味參禪,以禪心品茶,就是人們所追求的“茶禪一味”的境界嗎?不論是從茶的角度談禪,還是禪的角度談茶,總覺得所有的文字是蒼白無力的:“禪玄無可云,茶妙自待評(píng)。”《金剛經(jīng)》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禪門宗旨:以心傳心,自悟自解。一段閑文怎描述“萬法、自性”的玄妙,一本《茶經(jīng)》怎概括杯中乾坤的廣博?
品茶,可清心益思,可怡情修身……若得三二知己,于明月下,一起手談、鑒賞,亦不失為人生一大快也。那時(shí),旁有清風(fēng),手有清茗一盅,眼中山嵐之色,心中清泠之音,全聚集在這杯小小的茶杯里??刹韬鹊竭@份上,已經(jīng)失了三分禪意,只因太刻意。禪,要的不是這境界。
那么在無月之夜,獨(dú)自拈一縷夜色沏茶。一杯香茗在手,杯中的茶葉在水的沖泡下緩緩舒展,在那很輕微的聲音里,可聆聽四季花開花落的動(dòng)靜,可忽略江湖潮漲潮消的澎湃。漸漸,氤氳霧氣間,仿佛一片空無,又含無盡乾坤。只要心有閑情,萬物皆可品的,品風(fēng)、品雨、品月、品花、品萬籟俱寂的空靈……何必刻意要局限于某一處飲茶或某一時(shí)品茶呢?又何必一定要拘泥于某一種茶葉或某一處的茶葉呢? 在沒有月亮的夜晚,靜靜地坐在蒲團(tuán)上,品夜色,動(dòng)靜由心。沒有好茶的時(shí)候,倒一杯白開水,慢慢地飲,冷暖自知。不正是喝茶的最高境界嗎?
吃飯時(shí)吃飯,睡覺時(shí)睡覺,不必百般求索。那么,喝眼前的水,品手邊的茶,還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