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四季常青,青翠欲滴,是園林中不可缺少的植物材料。
竹子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要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氣、微酸至中性土壤,在鹽堿土、黏土、低洼積水、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及高山風口生長不良,所以觀賞竹在北方氣候寒冷、干燥、弱堿性土壤中種植,栽培及養(yǎng)護技術顯得尤為重要?,F以北方地區(qū)常見的早園竹、剛竹、箬竹為例介紹竹子的栽培管理技術。
一、竹林營造
1.林地選擇 以背風向陽、光照充足、土質肥沃、疏松透氣、土層深度達50厘米以上、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好。
2.整地 一般采用全墾整地,深度30至40厘米,清除林地中的樹樁、石塊、雜草,然后按株行距0.8米呈品字形挖穴,栽植穴的規(guī)格為長60厘米、寬40厘米、深40厘米,挖穴時表土和底土分別置于穴的兩側,穴挖好后將表土回填底部,有條件的地方可施入有機肥。
3.母竹的選擇 母竹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造林成活率的高低,成林的快慢,所以選擇好母竹非常主要。母竹選擇一二年生、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分枝低、枝葉繁茂、鞭色鮮黃、鞭芽飽滿、鞭根健全無開花枝的單株。
4.母竹的挖取和運輸 首先要確定竹鞭的方向,一般情況下竹鞭走向和第一層枝盤方向一致。挖竹時,在距母竹40厘米處用鋤輕輕挖開土層,找到竹鞭,按來鞭半尺、去鞭1尺截斷竹鞭,再沿母竹來去鞭方向呈橢圓形挖好。其次要保護好竹鞭,盡量做到少傷竹鞭、鞭根和筍芽,更不能強行用力搖動竹竿,以免損傷連接點。
母竹挖好后去梢,并使切口平滑。短距離運輸可不必包扎,長途運輸必須包扎,篷布遮蓋,中途要灑水,上下車要輕搬輕放。
5.栽植季節(jié)與方法 竹子栽植季節(jié)一般在每年秋冬季和春季,即10月至翌年2月。北方春季春旱較為嚴重,而秋季陰雨天氣較多,所以秋季是栽竹的最好季節(jié)。
栽植時,解除母竹上的包扎物,將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與土壤密接,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四周踏實,澆足“定蔸水”后,再行覆土。種竹的深度一般以竹鞭在土中20至25厘米為宜,覆土深度比母竹原土部分高3至5厘米。栽得過深容易引起爛鞭而不出筍。栽后天氣久晴,土壤干燥時應經常噴水。
若要求營造的竹林當年見效,挖竹和栽植時都要帶竿。長距離運輸時要用篷布遮蓋,途中注意灑水,保持葉片水分。北方春季一般干旱多風,栽植后除及時澆足“定蔸水”外還應適時進行葉面噴水,防止水分大量蒸發(fā)導致葉片枯萎脫落。
二、撫育管護
1.松土除草 每年進行兩次,第一次在五六月間,第二次在七八月間雜草種子尚未成熟前進行。
2.施肥 為促使竹子更新,提早成林,應及時追施肥料。最佳施肥時間為早春3月和8至9月,以農家肥和化肥并用效果好。在秋冬季施入餅肥、土雜肥等有機肥,有利于孕筍越冬。在春夏季節(jié)施入人糞尿、化肥,可及時滿足竹子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施化肥時氮、磷、鉀比例為5牶2牶4 。
3.澆水 應于每年春季出筍前澆足催筍水,五六月澆足拔節(jié)水。雨季可視降雨情況澆水,11月、12月上旬澆孕筍水,冬季過于干旱時可適當噴水。
4.間伐與挖蔸 新竹萌發(fā)快,數量多,但大小不勻,應及時間伐。間伐時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壯,去老留幼,去密留稀。每過3至5年,應間移過密竹,保持竹林適當密度,保證通風透光。同時進行深翻、斷鞭,將四年生以上的老鞭及每年砍伐后的竹蔸挖出。間移及竹蔸挖除后應及時用土雜肥填埋坑穴,保持林地平整。
5.擴展 在用地充裕和景觀需要的條件下,在竹林計劃延伸的方向深翻土壤,并施入土雜肥,引導竹鞭延伸。
6.加強保護 禁止游人在竹林內散步,以免踩壞竹筍和破壞幼竹,其次,要及時防病蟲害和獸、禽為害。
7.病蟲害防治 竹林病蟲害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竹子主要蟲害有紅蜘蛛、蚜蟲等,應經常檢查,掌握蟲情發(fā)生規(guī)律,及時防治,可噴灑40%氧化樂果乳油1000 至1500 倍液。
竹林主要病害有竹叢枝病、竹稈銹病以及因干旱、水濕、冷凍、日灼、風害、缺肥等所致生理性病害。防治病害應加強撫育管理,3至5月清除病枝或病株,合理砍伐,使林內通風透光,合理進行水肥管理,促進竹林生長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