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初期,葉上產生圓形或半圓形病斑,褐色至黃褐色,直徑2~10毫米,同心輪紋明顯;發(fā)病后期病斑上生淡黑色霉層,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發(fā)病嚴重時整個葉面布滿病斑而枯死。
病原菌及發(fā)生規(guī)律 病原為牡丹尾孢(cercospora paeoniae tehon etdaniels),屬半知菌亞門,尾孢屬真菌。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殘組織上越冬,次年產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以后又不斷引起再侵染,擴大為害。分生孢子通過風雨、氣流傳播。病菌喜高溫,發(fā)生期較葉霉病晚,多雨和露重的秋季發(fā)病重。
防治方法
①秋季和早春徹底清除地面病殘葉,并集中燒掉。
②春季及時中耕,將遺落在田間的殘葉埋入地下,切斷分生孢子傳播途徑。
③7月中旬噴灑1次1∶1∶150波爾多液保護植株;發(fā)病期選用50%代森錳鋅500倍液、50%萬霉靈6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等噴霧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