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每個時代的知識系統(tǒng)都有變革,古時的同一個名詞經時間的流轉,其意有大的不用,中國史發(fā)展到清代蔚為大觀,為撥云見日才有訓詁學的興盛,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教授講,任何一門學問要想厘清,首先要看清分類系統(tǒng),第一原則應是結合時代背景,脫離了時代無從講起。
中國茶發(fā)展到唐代有了茶圣陸羽開始突飛猛進,茶的品類開始多種多樣,為了了解茶圣陸羽耗費二十年心血,集結成書有了關于茶的第一本典集《茶經》,現(xiàn)今被世界茶人譽為茶的三大典集之一,其最大貢獻是開創(chuàng)了茶學的體系化,對茶的栽培、加工、傳說、器具、進行了抽象化的提煉,被士族所接受,而唐代以后是士族階層大發(fā)展的時代,由此茶進入嶄新的一頁,其中將茶的分類列為四種,當時、都是同樣的蒸青餅茶,依據飲用習慣及形態(tài)分為餅茶、末茶、粗茶、散茶,當時的名茶有不下50余種,為便于飲用時味蕾享受,根據不同形態(tài)類別,煮茶前的準備工序有差異,這是為了達到茶圣陸羽所講珍鮮馥烈的茶湯標準。
宋代經濟的繁榮,致使社會飲茶的風潮更為廣泛,這時期的茶書以《大觀茶論》《茶錄》為代表主要記載了北苑茶的工藝演變,也著重闡釋了茶的審美等級與點茶藝術的規(guī)范,當時類書記載的有邊茶與腹茶的區(qū)分,實在流通領域便于控制增強國際談判籌碼,當時的腹茶也是今天所稱的內銷茶,邊茶銷售遼、金、西夏為的是羈縻政策,腹茶內銷為的是稅收,整體來說為的是收稅以充實國庫,茶書中記載的北苑貢茶茶,是這一時期的名品從北宋到南宋皆是士族關注的重心,茶做得好可以晉升官階,導致工藝不斷的精細才有銀絲水芽等極品!大文豪蘇軾《荔枝嘆》:“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寵加”,可以顯示此時貢茶的名氣,茶馬貿易在北宋作為官方政策不斷演變出現(xiàn)了一種茶的分類官茶與商茶,所以看宋代當時的文獻主要依據流傳的茶書,這時期的茶是按流通領域的主體與銷售區(qū)域,有兩分法官茶與商茶,有三分法邊茶、腹茶、與貢茶,可以看出政治因素極大,也顯示了茶葉重要的經濟地位,這是因為在農業(yè)社會農產品才是主要商品;今天茶學書籍按照元朝類書馬端臨《文獻通考》對宋代的茶分為三種,一是片茶,二是散茶,三是臘茶,這是后人對前代的總結,并不是宋朝的分類。
明清是茶的重要時代,對今天的茶葉影響至深,李劍農先生《宋元明經濟史稿》(三聯(lián)書店1957年版)談到北宋的士族更為普遍的飲品是醍醐為代表的六珍,就是類似今天的乳酪,范仲淹《斗茶歌》“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顯示的正是此意!南宋才有茶葉被譽為參百味而獨潔,越眾品而獨高 ,明代一紙圣令改變了茶的走向,開國皇帝朱元璋罷餅茶唯芽茶以貢,當茶葉開始走向散茶,逐步向炒制過渡,出現(xiàn)了以季節(jié)嫩度區(qū)分茶葉的分類方法,唐宋時期基本不提茶葉的季節(jié),明朝末年的茶葉有芽茶與葉茶兩分法的普及,芽茶有探春、紫筍等,葉茶有雨前、雨后等,后來名為毛尖、毛峰、旗槍、猴魁的都是葉茶,這一時期也明確了商茶、官茶、貢茶的主體與責任。
古代中國按今天劃分截止1911年作為典型的農業(yè)社會交通及通信條件的限制,不同歷史時期主體性工藝明確,為便于區(qū)分皆冠以地域之名,如唐代陽羨茶、蒙頂山茶、宋代北苑茶、雙井茶、明清的天池茶、虎丘茶、松蘿茶、龍井茶、六安茶,各個地域茶品都有明顯的差異,也有顯著的共性,明朝以后追求散茶為主,工藝以鍋炒制焙干或烘干為主,各大茶區(qū)大致類同,這是全國茶區(qū)的共同點。
近代是茶葉變革最為劇烈的時期,各大茶類工藝經過明清醞釀突然覺醒,外部環(huán)境也發(fā)生劇烈變化,當代茶圣吳覺農為應對茶葉的頹勢,帶領茶行業(yè)前輩走近茶鄉(xiāng),深入一線考察產業(yè)現(xiàn)狀,了解工藝特征在他的著作《中國茶葉復興計劃》里介紹綠茶、紅茶、花茶等茶類的現(xiàn)狀問題及改進意見,對產業(yè)進行宏觀設計以教育、經濟、制茶機械化為著手點,影響了《制茶學》的奠基人陳椽教授,為讓現(xiàn)代人更好的理解按照當代的邏輯學體系為準則,建立了史無前例的六大茶類的分類方法,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誕生了,這些名詞歷史上有過,但定義不清晰,今天學術的研究要遵循定性與定量原則,近代是中西融合的時代,從洋務運動到今天不斷的吸收西方的知識體系,而六大茶類也是在近代思想觀念轉變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分類其性質也是個生命體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完善,看建國后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制茶學》一書的演變,三個版本上的紅茶細分與今天還是不太一樣,從當年的四分法,簡化為三分法,八十年代程啟坤教授對其有所補充,形成了六大基本茶類與再加工茶茶兩類,以應對供不應求局面,動態(tài)的看,茶分類體系是在不同時間進行生長演變的生命體。同時期茶學泰斗浙江農業(yè)大學莊晚芳教授與張?zhí)煤憬淌诙加凶约旱牟枞~分類方法。幾種分類同時并行,在歷史上都有發(fā)生。
現(xiàn)今的茶葉分類用一句話概括,十分科學、極其復雜。茶學作為大學的一門學科屬于農學范疇,發(fā)展到今天將近70年的時間,今天社會上知道這個學科的人還是很少,基礎的學科概念還需要很長時間的普及,為了便于社會了解茶,2014年質監(jiān)總局發(fā)布了新的標準《茶分類》將茶分為七大類由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再加工茶,精準定義分類是為了能深入的探討,所以當今我們要了解六大茶類與七大茶類的分類系統(tǒng),這個要印在腦海之中,才是理解茶的前提,分類看似簡單想要理解不易。
今天市場火熱的普洱茶,其分類的爭論,源于大歷史節(jié)點的變革,出發(fā)角度不同,我們從動態(tài)看,普洱這一概念大量使用是在清代,指的是一個地域產品,當時的地域名稱具有類別屬性,按采摘季節(jié)與原料嫩度的芽茶與葉茶分類代表等級,當時的名品皆是芽茶主要最為貢茶使用,唐宋的主體形態(tài)團餅茶類,到清朝時其他地域很少見,卻在普洱茶產區(qū)得以保留。
建國以后,有了定性的六大茶類,要對其工藝屬性進行劃分,作為原料的曬青毛茶,根據工藝殺青、揉捻、曬干,屬于六大茶類的曬青綠茶,20世紀70年代之前沒有嚴格意義的熟茶,那么曬青毛茶不發(fā)酵制成磚茶、餅茶、沱茶、就稱為綠茶緊壓茶,按陳椽教授綠茶分類里含有緊壓綠茶,過去計劃經濟外貿出口都統(tǒng)計到綠茶類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現(xiàn)的熟茶,有精制工藝階段的發(fā)酵,普洱的發(fā)酵陳椽教授稱為干坯發(fā)酵其屬于黑茶,這樣就復雜了,一種茶兩種類型的工藝,首先要區(qū)分開分類概念與商品名稱概念,以當下講普洱是商品名稱概念不是分類概念,分類就是指男性與女性這樣的類別概念,自己的名字就類似于商品名稱概念,在邏輯上分類概念與商品名稱概念屬于兩種類型。
依此普洱商品有黑茶工藝與綠茶工藝兩種,動態(tài)的看事物會有驚喜的收獲,你想一下在大中國,食品是什么時期開始有保質期了!對普洱的不解源于我們對于“保質期”的偏好,工業(yè)化的食品很多不能長期保存,才有了保質期,普洱經過存放還會喝,就出現(xiàn)了界定類別的難題,生普作為綠茶的屬性,怎么界定存放后的屬性?云南大學生物學教授高照觀察生普十逾年,發(fā)現(xiàn)生普后期陳化是在微生物作用下不斷轉變,與黑茶發(fā)酵工藝類似,所以經一定自然發(fā)酵也可稱為黑茶,做為科學研究必須定量原則,如果陳化需要期限,那依十年為判斷依據,學習前輩可好!我的母校天福茶學院的首任校長劉勤進教授,2004年制定的普洱茶行業(yè)標準,即對普洱生茶有時間的限定,以著眼長遠發(fā)展,農產品在工業(yè)時代以技術為第一特征,而傳統(tǒng)的農業(yè)社會更講究地域特征,這是當今看待同樣事物有不同視角的深層原由。茶行業(yè)部分企業(yè)商品名稱的品牌化和去地域化,也是現(xiàn)代工業(yè)發(fā)展推動的結果。
科學的分類不妨礙我們喝茶,求真的態(tài)度是為更好地發(fā)展探索未來,我們只能說普洱的屬性極為復雜,難以單一概括,它屬于分類的特例,作為美味的追求普洱生茶放老有文化深層次的享受,這種中華文化的包容她的美不需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