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荈茗錄》“生成盞”條載:“沙門福全生于金鄉(xiāng),長于茶海,能注湯幻茶,成一句詩。并點四甌,共一絕句。泛乎湯表。”其“茶百戲”條載:“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注湯幻茶成詩成畫,謂之茶百戲、水丹青,即宋人所稱“分茶”游戲。生成盞、茶百戲均是點茶法的附屬。
《荈茗錄》原為陶谷《清異錄·茗部》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便是《十六湯品》。陶谷歷仕晉、漢、周、宋,基本上算是五代人。有人認為《清異錄》不是陶谷所撰,即便如此,《荈茗錄》所記各條茶事都屬晚唐五代十國并宋初間事。其撰者亦當為五代宋初人。據(jù)此,點茶法約起于唐末五代。
《十六湯品》舊題唐代蘇廙撰,該書論點茶法中的候湯、注湯、湯器、薪火有關(guān)事宜。第四中湯條有“注湯緩急則茶敗”。第五斷脈湯條有“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莆,若手顫臂[享單],惟恐其深瓶嘴之端,若存若亡,湯不順通,茶不勻粹。”第六大壯湯條有“且一甌之茗,多不二錢,茗盞量合宜,下湯不過六分,萬一快瀉而深積之,茶安在哉。”點茶之時,先注少量湯入盞,令茶末調(diào)勻,謂之調(diào)膏。繼之注湯入盞,不能快瀉,也不能若存若亡,應不緩不急,一氣呵成。從《十六湯品》內(nèi)容來看,是談點茶的侯湯、注湯技法和禁忌,屬于點茶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