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從80年代說起,或者更早些,也許是30年代。那時候臺灣從福建地區(qū)學得了烏龍茶的制作技術和茶種,在臺灣山地試種成功,很快臺灣烏龍茶便以質量優(yōu)良而著稱,不僅成為臺灣人自用、送禮的日常飲品,甚至還外銷國際賺取外匯。早期臺灣的茶樹都是種在離家較近的山陵地(方便管理),因為海拔較低所以苦澀度較高,因此制作方式大多以中高度發(fā)酵為主(俗稱紅水烏龍茶),但是隨著市場的競爭性,人們發(fā)現(xiàn)高山茶的苦澀度較低,香氣也更好,于是茶山從凍頂鹿谷一帶逐漸移往阿里山甚至梨山等高海拔地區(qū),而發(fā)酵度也隨著種植海拔越來越高而越來越低——茶山高山化,茶質綠茶化,這似乎成了一種定律。
大約在1980年代中期,一件影響臺灣茶走向的大事件發(fā)生了,那就是開始有了比賽茶,那是由官方舉辦的,由茶改場的專業(yè)評審主導比賽名次,因為具有權威性,當然也大幅度地主導了臺灣烏龍茶的制作風格,首先在外觀上要求漂亮,于是球形烏龍茶成為主流,其次要求清香,于是茶湯更往綠茶化的邊緣邁進,如此一來,以前可以經(jīng)年陳放的紅水烏龍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立即現(xiàn)飲的綠水烏龍,慢慢地有人發(fā)現(xiàn),臺灣高山烏龍茶是更香也更甜了,缺點是不耐泡,而且喝多了也好傷胃呀……
臺灣人喝茶半世紀(1930~1980年)慢慢地也喝出了一點講究,臺灣有句俗語這樣說的:“文章、風水、茶,能懂的沒幾個”,可見茶水之深呀。如前所述,臺灣茶人除了講究茶葉本身之外,也講究茶壺的適茶性,一般粗制濫造的臺灣大陶壺或者大瓷壺自然是看不上眼了,于是,大約在1980年左右,全臺灣的茶人一致把眼光聚焦在來自大陸的宜興紫砂壺,并且奇跡般地在全臺范圍形成了長達20年的紫砂壺收藏熱潮。
而我認為,這一波20年臺灣紫砂熱正是把云南普洱茶引入臺灣的濫觴(作者的個人所見)。為什么我說臺灣紫砂壺收藏引發(fā)了臺灣普洱茶熱潮的濫觴?故事又要回到那個年代說起,80年代大陸還沒有改革開放,除了可以通過香港地區(qū)間接交流之外,臺灣與大陸基本上是無法接觸的,更別談到彼此貿易了,但是,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殺頭的生意有人做,因為臺灣火熱的紫砂壺需求,于是生意人見錢眼開,開始了走私紫砂壺的生意。那時候直接到大陸岸邊走私是不實際的,于是大量的船員和黑船便借著香港這條通道做起紫砂壺買賣,而大陸在改革開放的口號下也從善如流,陸續(xù)在香港設立了四大公司(錦峰、英泰、雙魚與海洋),那時候正好是臺灣的經(jīng)濟狂飆期,所謂的“臺灣錢淹腳目”,一把紫砂壺只要過了臺灣海峽幾乎有數(shù)十倍的利潤,暴利保證了往返海峽兩岸的走私船絡繹不絕。
寫到這里你可能會問,臺灣走私紫砂壺跟普洱茶興起有何關系?一開始關系確實不大,但是只要有一點點關系,星星之火就足以燎原。走私是一種本小利大風險也大的生意,要么一本萬利,要么貨物充公人坐牢,于是走私者本能地會把貨艙盡可能塞滿,于是他們會在走私紫砂壺之際順便夾帶一些港貨回來,例如高價的鐵罐子港茶(鐵觀音、巖茶)也在臺灣紅火了好陣子,另外當然也會夾帶一些低價的次級茶,例如便宜到不行的普洱茶餅和茶磚,用來干嘛?說來都不好意思,這些茶餅、茶磚是用來“塞艙縫”的,避免船行大海浪把高價的茶壺給磕碎了。
于是乎,臺灣最早期的普洱茶就隨著紫砂壺熱潮,首次以跑龍?zhí)椎慕巧料嗔恕?br> 普洱茶在臺灣的首次亮相雖然不是主角,卻合時機,因為它有幾個優(yōu)點正好可以彌補臺灣烏龍茶的不足:首先普洱茶便宜,相對于臺灣茶的高價,低價的普洱茶首先攻占了中低階層的茶市場,讓漸漸買不起高山烏龍茶的販夫走卒也能滿足基本茶癮。
其次,普洱茶好用。雖然普洱茶便宜,但是很多人還是不能接受“臭浦茶”(臺灣人最初稱呼普洱茶為“臭浦茶”)的味道,這時候茶商會說:你不喝沒關系,因為普洱茶不是喝的,是拿來養(yǎng)壺的,你看這黑黑稠稠的茶湯,最適合養(yǎng)壺了,一磚熟茶養(yǎng)壺出來的效果抵得上十斤臺灣茶,省錢呀,而且喝不完的茶湯還可以澆花,茶渣可以當肥料……不買茶也沒關系,你買我一把壺,我送你十磚茶……不騙你,當年“臭浦茶”在臺灣就是以這種半買半相送甚至連哄帶拐的模式被推廣開來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臭浦茶”的滋味也許不討好,但是優(yōu)點是不傷胃,這讓許多常年喝烏龍茶導致胃弱胃痛的茶人有了極佳的替代性茶品,這些人不見得是中低階層的茶人,也有許多高階茶人,甚至有專業(yè)茶人和精英茶人混在其中,也正是他們,在品飲的過程中慢慢地發(fā)現(xiàn)普洱茶美妙的門道,于是反饋上手夾帶一些高端老茶如印級茶和號級茶來到臺灣,并且在互相品飲交流之間逐漸積累了品飲普洱茶的集體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