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俗姓謝,字清晝,湖州長城(今浙江吳興縣)人,是南朝宋山水詩人謝靈運的十世孫,主要活動于上元、貞元年間(公元760~804年)。早年信仰道教,天寶后期在杭州靈隱寺受戒出家,后來徙居湖州烏程杼山妙喜寺。皎然博學多識,不僅精通佛教經典,又旁涉經史諸子,為文清麗,尤工于詩,著作頗豐,有《杼山集》十卷、《詩式》五卷等著作并傳于世。皎然還撰有《茶訣》一書,由于久佚,不得其詳。皎然常與陸羽酬詩唱和,共同探討茶道藝術,對中國茶道的創(chuàng)立及發(fā)展有著極大的貢獻,堪稱中國茶道之父。皎然是陸羽的一生中交往時間最長、情誼亦最深厚的良師益友,他們在湖州所倡導的茶道對當時的茶文化影響甚巨,更對后代茶道及茶文化的發(fā)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皎然不僅知茶、愛茶,更寫下多篇茶詩。皎然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中盛贊剡溪茶清郁雋永的香氣,甘露瓊漿般的滋味,并生動描繪了一飲、再飲、三飲的感受。“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他認為飲茶不僅能滌昏、清神、更是修道的門徑,三飲便可得道全真。皎然的“茶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tǒng)一,通過“飲茶之道”來修道、悟道,達到滌昏寐、清心神、破煩惱、全真葆性。皎然詩首倡“茶道”,在茶文化史上功并陸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