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aissetia hemisphaerice targioniet tozzetti。
[分布與為害]
分布山東、江蘇、河北、新疆、廣東、山西、貴州、遼寧、河南等地。其寄主有吊蘭、象牙紅、龜背竹、山茶、棕櫚、馬蹄蓮、米蘭、君子蘭、蘇鐵、梔子花、海棠、龍船花等。低齡幼蟲在葉片背面吸汁為害,齡期增大,部分蟲體轉(zhuǎn)移到嫩枝上為害,并引發(fā)煤污病,造成葉片發(fā)黃,生長不良。
[形態(tài)特征]
雌成蟲卵圓形,棕褐色。體背光滑,向上隆起,呈半球形,直徑2.5毫米,高2毫米。體背面高度硬化,形成許多圓形或卵圓形網(wǎng)眼。網(wǎng)眼間直徑基本相等。殼上有許多短小的絨毛,邊緣最多。足細 長。若蟲初孵時橢圓形,淺粉紅色或淺黃色,長0.2毫米。復(fù)眼小,黑色。足細長,尾須細。低齡幼蟲呈淺黃色,背面變脊狀,有溝,半透明,從背面隱約可見足。蟲齡增大,背面增高,且出現(xiàn)紅褐色小點,隨后逐漸增加,充滿溝間,體色變?yōu)闇\紅褐色。卵為長橢圓形,淺粉紅色,長0.2毫米。
[生活習性]
1年發(fā)生3代。各代若蟲孵化期,分別在5月下旬、8月下旬和1月上旬。雌蟲產(chǎn)卵盔形介殼下。每雌蟲產(chǎn)卵300粒左右。雌成蟲產(chǎn)卵后死亡。
[防治方法]
5月前刮除枝條、葉上盔形介。若蟲孵化期 選噴50%殺螟松1000倍液或40%速撲殺1500倍液,或蚧螨靈2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