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式泡茶會在兩個不同時段做“淋壺”,第一時段是開始泡茶即拿起熱水沖壺,第二時段是茶葉沖入水后蓋上壺蓋,用熱水澆淋壺身。
第一次沖水的動作,有兩個做法。從壺蓋淋起,再打開壺蓋沖水入壺,滿了蓋上壺蓋繼續(xù)淋。另有,直接打開壺蓋,沖水入壺,滿了即停。這都是為了要使壺器溫?zé)?,我們做過實驗,用兩把壺,在同樣的條件下,有經(jīng)過溫壺的壺比較無溫壺的壺,倒出來的熱水相差大約五攝氏度,適合一些需要較高溫沖泡的茶葉,比如佛手、普洱磚茶、凍頂茶等,以便能更好發(fā)揮茶的香味。
但是很多茶葉是必要中、低溫沖泡的,比如碧螺春、龍井、香片、單樅水仙及青沱等,這時溫壺目的就顯得多余,應(yīng)該省略,無必要拘泥于傳統(tǒng)。需要高溫時,比較舒服的方法是直接將水煮到要的熱度才開始進(jìn)行沖泡,這是泡茶者在泡茶前有所準(zhǔn)備的態(tài)度,這樣做也避免浪費熱水,以及溫壺時弄得一片溫答答的水跡。這是我們在現(xiàn)代茶法的考慮。
第二時段的淋壺動作,早期大家沖水入壺浸泡茶葉時,習(xí)慣把水沖到滿溢出壺外,讓茶末及泡沫一并隨著茶水流出來,要使粘連在壺身的碎末沖掉,只好用水淋壺身,如果只是這樣,沖水入壺八九分滿就不會有泡沫溢出,也不需要淋壺了。
但淋壺不止為了沖掉茶末,淋壺一般相信也是為了提溫,一般說法是使壺身與壺內(nèi)都一樣熱保持恒溫,以使迫出茶味。先說淋壺的做法,有兩個,一是不停地用熱水澆淋壺體,直到裝滿一茶船的水,壺就泡在熱水中。二是稍微澆淋一兩圈讓壺體濕透即停。
我們做過實驗,在同樣條件下,用三把壺泡茶,第一把壺不實施淋壺,第二壺淋至一整個茶船滿是水泡著壺,第三把壺只在壺體淋兩圈。
不實施淋壺:壺身干燥的壺,壺內(nèi)熱水的蒸汽不易蒸發(fā),故倒出來的茶湯溫度最高。
把壺泡在茶船的熱水里:反而不如放在空氣中,即干燥的情況,倒出來的茶湯降溫約三攝氏度。因為水是良導(dǎo)體,壺泡在水里,相對的容易把壺內(nèi)熱氣傳出來,降溫快??諝馐遣涣紝?dǎo)體,所以干燥的壺身更有利保溫,相對的不會那么快把熱氣散掉。
淋壺時在壺體上淋兩圈熱水:比較不實施淋壺的做法,茶湯倒出來降溫約六攝氏度。
用現(xiàn)代的角度去比較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泡茶法間的異同,并非對傳統(tǒng)不敬,觀察這些細(xì)微的泡茶動作,因為我們不放過任何一個可影響茶香味被泡得更好或被泡壞掉的細(xì)節(jié),讓我們清楚知道要如何才能得出更精準(zhǔn)的水溫,如何讓茶葉更切實際地表現(xiàn)出本身好喝的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