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島杜鵑花,屬常綠或落葉灌木,春夏間開花,每個花序2-5朵,聚生于枝頂;花冠漏斗狀,徑3-7厘米;花色有純白、粉紅、洋紅、橙紅、桔紅等;花型有單瓣、重瓣兩種。石島杜鵑花具有開花早、花期長、花型俏、花朵茂盛碩大、花色多且富于變化等特點,是石島人非常喜愛并廣為栽培的一種花卉。
早春的石島,漫山遍野都盛開著野生的杜鵑紅花,遠遠望去,好象一片紅色的海洋,所以石島人又習慣稱之為映山紅。石島三面環(huán)海,屬于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3℃左右,年平均降水量700-800毫米,空氣濕潤,土壤略顯酸性。這種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土壤特征,與杜鵑花不喜強光暴曬,喜濕潤,忌干燥,愛酸性土等特點十分吻合,非常適宜杜鵑的生長和栽培。
早在18世紀初,石島人就有人工栽培杜鵑的習慣。到20世紀20-30年代,石島盆栽杜鵑就已經(jīng)進入商業(yè)開發(fā)時期,或在商號里掛牌交易,或作為禮品饋贈賓朋好友。新中國成立后,石島的杜鵑花栽培獲得了較快發(fā)展,大量的新品種不斷問世,并自成體系-石島杜鵑。石島杜鵑主要品種有毛葉子、石榴紅、白杜鵑、五寶珠、富貴姬、玉翠錦、錦風、粉天惠,小桃紅、西洋鵑等20多個。其中,西洋鵑是20世紀80年代成功引入石島并廣為普及的。石島人喜愛杜鵑的程度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即使在文革期間,種草養(yǎng)花被視為資產(chǎn)階級生活方式時,石島人仍然鐘情于杜鵑花的培育,一大批優(yōu)秀的杜鵑品種,就是當年癡心的石島人通過多種形式培育并保留下來的。當時,在民間留下了許多育花、護花、獻花的佳話。曾經(jīng)有多批石島杜鵑奉調入京,見證了那段歲月中發(fā)生的一些重大外事活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石島杜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杜鵑栽培,已成為石島的一個特色產(chǎn)業(yè)。石島173個自然村中,大規(guī)模栽培杜鵑的有68個,年生產(chǎn)石島杜鵑900萬盆以上,主要銷往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昆明、大連、青島、煙臺等地。石島杜鵑在花卉界聞名遐邇,多次獲得展評大獎。其中,盆景杜鵑在上世紀90年代初全國花卉盆景大獎賽中獨占花魁;小桃紅杜鵑在1998年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榮獲二等獎。 石島杜鵑花,屬常綠或落葉灌木,春夏間開花,每個花序2-5朵,聚生于枝頂;花冠漏斗狀,徑3-7厘米;花色有純白、粉紅、洋紅、橙紅、桔紅等;花型有單瓣、重瓣兩種。石島杜鵑花具有開花早、花期長、花型俏、花朵茂盛碩大、花色多且富于變化等特點,是石島人非常喜愛并廣為栽培的一種花卉。
早春的石島,漫山遍野都盛開著野生的杜鵑紅花,遠遠望去,好象一片紅色的海洋,所以石島人又習慣稱之為映山紅。石島三面環(huán)海,屬于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3℃左右,年平均降水量700-800毫米,空氣濕潤,土壤略顯酸性。這種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土壤特征,與杜鵑花不喜強光暴曬,喜濕潤,忌干燥,愛酸性土等特點十分吻合,非常適宜杜鵑的生長和栽培。
早在18世紀初,石島人就有人工栽培杜鵑的習慣。到20世紀20-30年代,石島盆栽杜鵑就已經(jīng)進入商業(yè)開發(fā)時期,或在商號里掛牌交易,或作為禮品饋贈賓朋好友。新中國成立后,石島的杜鵑花栽培獲得了較快發(fā)展,大量的新品種不斷問世,并自成體系-石島杜鵑。石島杜鵑主要品種有毛葉子、石榴紅、白杜鵑、五寶珠、富貴姬、玉翠錦、錦風、粉天惠,小桃紅、西洋鵑等20多個。其中,西洋鵑是20世紀80年代成功引入石島并廣為普及的。石島人喜愛杜鵑的程度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即使在文革期間,種草養(yǎng)花被視為資產(chǎn)階級生活方式時,石島人仍然鐘情于杜鵑花的培育,一大批優(yōu)秀的杜鵑品種,就是當年癡心的石島人通過多種形式培育并保留下來的。當時,在民間留下了許多育花、護花、獻花的佳話。曾經(jīng)有多批石島杜鵑奉調入京,見證了那段歲月中發(fā)生的一些重大外事活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石島杜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杜鵑栽培,已成為石島的一個特色產(chǎn)業(yè)。石島173個自然村中,大規(guī)模栽培杜鵑的有68個,年生產(chǎn)石島杜鵑900萬盆以上,主要銷往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昆明、大連、青島、煙臺等地。石島杜鵑在花卉界聞名遐邇,多次獲得展評大獎。其中,盆景杜鵑在上世紀90年代初全國花卉盆景大獎賽中獨占花魁;小桃紅杜鵑在1998年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榮獲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