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類的劃分為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
基本茶類是根據(jù)茶樹鮮葉加工方法不同和品種的差異,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青茶、六大類。
又按制作方法有不發(fā)酵、中發(fā)酵和全發(fā)酵茶三種。
中國紅茶,基本工藝流程是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其紅湯紅葉的品質(zhì)特點主要是經(jīng)過“發(fā)酵”而成。
所謂發(fā)酵,其實質(zhì)是茶葉中原先無色的多酚類物質(zhì),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紅色的氧化聚合產(chǎn)物即紅茶色素。這種色素一部分能溶于水,沖泡后形成了紅色的茶湯,一部分不溶于水,積累在葉片中,使葉片變成紅色,紅茶的紅湯紅葉就是這樣形成的。
有人直觀地看視茶葉,認為茶只有綠茶和紅茶兩種。早期中國茶銷往國際市場上,只有中國的“武夷與貢熙”,其湯色一綠一紅,因此他們把中國茶分為兩大類,即紅茶與綠茶。
英國人認為沖泡出的茶湯是綠色就是綠茶,沖泡出茶湯是紅色就是紅茶?!吨袊杞?jīng)》說:“有人認為,紅茶長于紅茶樹,綠茶長于綠茶樹,這是一個誤解;紅茶、綠茶之分,完全取決于不同的制茶工藝。”
說來有個笑話:當時英國有位貴婦人,在茶店購茶時問茶店老板:“紅茶、綠茶是怎么制成的?”老板隨便回答說:“紅茶是紅色茶樹葉制成的,綠茶是綠色茶樹葉制成的。”說明歐洲人對茶的知識非常淺薄,竟把茶樹分為紅、綠兩種,卻不知紅茶和綠茶都是茶樹綠色葉子制成,是由于制茶方法不同而成的工藝名稱。
時過200多年的今天還有人將此笑話重彈(談)。
“瑞典植物學家林奈1753年在《植物種類》一書中,將世界茶葉分紅茶、綠茶兩個品種,其一就是以‘武夷變種’,代表紅茶種。”
其實,林奈所收集茶樹品種中的“武夷變種”,指的是武夷茶樹的菜茶種,是把“武夷變種”代表中國茶。
在植物分類系統(tǒng)中,茶樹屬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花被亞綱,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屬。目前,大量栽培應用的茶樹種名一般稱為camllia sinensis,也有人稱為tnea sinensis,還有的稱為camllia theifera。
1950年我國植物學家錢崇澍根據(jù)國際命名和茶樹特性研究,確定學名為[camellin sinensis(l.)o.k untze],迄今未再更改。
在英國大不列顛圖書館珍藏著一幅茶畫,就是17—18世紀之前,從中國引進印尼的爪哇的武夷變種(武夷菜茶種),1802年在檳城種植,19世紀初期東南亞才出現(xiàn)商業(yè)種茶經(jīng)營。
19世紀初,印尼、馬來亞、新加坡一些自然科學工作者開始畫中國茶葉,這些作品大部收留在英國大不列顛圖書館。
有一本《東南亞航行(1750—1930)》畫冊中就有一幅華人無名氏的茶畫,是用水彩畫顏料畫的武夷茶(武夷變種如圖)。
中國茶樹品種命名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命名方式有以品種產(chǎn)地命名,如武夷種(菜茶)、祁門種。
以品種象形命名,如柳葉種(葉形似柳葉)、柑仔(葉形似柑桔)。
以葉片大小命名的如大葉種、中葉種、小葉種。
以春茶萌芽遲早命名如早生種(清明前盛產(chǎn)),中生種(四月中旬盛產(chǎn)),晚生種(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產(chǎn))。
以芽葉色澤,性狀及茸毛多少命名,如紫芽種、白茶,硬枝紅心。
亦有不少地方品種是結(jié)合產(chǎn)地及芽葉性狀來命名,如武夷菜茶,福鼎大白茶、政和小白茶、海南大葉種。
此外,有新育成的品種是以育成單位簡稱及育成之后編號命名的如福農(nóng)6號、福云10號、浙農(nóng)12號、北斗一號、北斗二號、臺茶12號、臺茶13號。
并無以茶類命名的綠茶樹種、紅茶樹種,小種紅茶是小葉菜茶芽葉制的,而得名的正山小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