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藝流程
1.砌體工程基本工序
2.砌體工程施工圖解
(1)材料進場與存放
進場驗收:
砌塊、砂漿應具有產品合格證書、性能檢驗報告,進場前應進行取樣驗收:
加氣砌塊進同品種、同規(guī)格、同等級的砌塊,以10000塊為一批,不足10000塊亦為一批,隨機抽取50塊砌塊,進行尺寸偏差、外觀檢驗。其中不符合該等級的產品不超過5塊時,判該批砌塊尺寸偏差、外觀檢驗結果符合相應等級;
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平均抗壓強度≥設計強度等級;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的最小一組平均值≥設計強度等級的0.75倍
材料存放:
砂漿應使用預拌砂漿存儲在砂漿罐內;
砌塊堆放應下墊上蓋,堆放高度不得高于2m
(2)現(xiàn)場清理測量放線、排磚圖
(3)放線完畢,進行構造柱植筋與綁扎
(4)同時可進行止水反坎的二次澆筑
(5)砌塊、砂漿等材料上樓,開始砌筑
(6)門窗洞口部位設置預制塊、壓頂、過梁
(7)構造柱部位留槎,設拉結筋
(8) 砌體墻頂部預留時間達到14天后,進行頂砌或頂塞
(9) 構造柱支模澆筑
二、質量控制要點
2.1.關鍵工序重點梳理
2.2.質量控制要點全解析
(1)砌筑前排版(fig.1)
砌體施工前應根據(jù)結構凈高、凈寬編制排版圖,按照材料消耗最小原則進行規(guī)范排版,保證門窗、電箱等預留位置的合理性。
(2)反坎支模澆筑(fig.2)
鼓勵隨主體一次澆筑,澆筑高度不低于樓板200mm;
二次澆筑前,應對基底、側面等結合部位進行有效鑿毛,以露出粗骨料為宜,鑿毛率不低于50%;
支模前應準確定位,不得使用木塊、小磚作為內支撐,不允許鐵絲穿?;蚴褂闷胀▽輻U。
(3)砌塊及灰縫(fig.3-fig.4)
砌筑當天應對砌塊砌筑面灑水濕潤,相對含水率以40%-50%為宜;
斷磚、裂縫磚不得上墻,砌塊應采用機械切割;
灰縫:采用普通砂漿時灰縫厚度不應超過15mm,勾縫應隨砌隨勾,不允許通縫、假縫、瞎縫;
砌筑砂漿應墊板、現(xiàn)場不允許加水、不得使用已初凝的砌筑砂漿。
(4)頂砌(fig.5-fig.6)
不得一次砌筑到頂,預留高度在20cm左右,填充墻砌筑14天后才可以進行頂砌;
斜砌角度45-60度,兩端需設置預制砼三角塊,超過3m的中間加砌倒三角并采用倒八字砌筑,內外應反向斜砌
有預留管線、墻體轉角、頂磚對接等端頭處,應預先砌筑至少兩皮磚高的擋磚
(5)過梁、預制塊(fig.7-fig.8)
寬度超過300mm的洞口上部應設置鋼筋砼過梁,過梁入墻長度不小于250mm;當受平面限制入墻長度不足150mm時,需采用植筋及現(xiàn)澆方式施工
入戶門框、外窗框必須按要求設置混凝土預制塊,室內門洞口需設置預制塊或實心磚
預制塊或實心磚的寬度同墻厚;長度不小于200mm;高度應與砌塊同高或砌塊高度的1/2且不小于100mm;最上部(或最下部)的混凝土塊中心距洞口上下邊的距離為150~200mm,其余部位的中心距不大于600mm,均勻分布(或滿足門窗安裝要求)
(6)窗臺壓頂(fig.9)
窗臺壓頂嚴禁后澆,澆筑前新舊砼結合面應鑿毛
壓頂伸入砌體墻不小于200mm,厚度一般不低于100mm,不得出現(xiàn)孔洞、露筋、開裂等現(xiàn)象。
(7)構造柱(fig.10-fig.11)
洞口寬度>2m 兩側、砌塊墻體的長度>5m 時, 應設鋼筋混凝土構造柱;
砌體與構造柱連接面應按構造要求砌成馬牙槎,馬牙槎應先退后進,進退尺寸不小于60mm,高度約為300mm,以保證二者的共同工作性能
構造柱支模應使用對拉螺桿穿構造柱固定,不得穿砌體墻加固
構造柱支模應設投料斗,投料斗應高出構造柱頂部不低于50mm
構造柱應澆筑密實,無開裂、蜂窩麻面漏筋
(8)線管開槽及填縫(fig.12)
后開槽應機械開槽,嚴禁人工剔鑿開槽
水平開槽寬度不得大于500mm
線槽應采用細石砼填縫,不得使用砂漿修補
3.砌體工程需注意的其他事項
(1)材料驗收
砌塊和砂漿的強度等級符合要求。所進場材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并按照檢驗標準與實際進場數(shù)量相一致原則,見證取樣、送樣,經復試合格
(2)砼導墻
以下部位應按要求設置砼導墻,然后砌筑砌塊
砼導墻宜一次澆筑成型,可以二次澆筑的,澆筑前新舊砼結合面必須進行有效鑿毛
三、驗收標準
3.1.質量風險檢查項
3.2.實測實量標準
四、質量通病與優(yōu)秀做法
4.1、砌塊
4.2、頂砌
4.3、止水反坎
4.4、過梁、預制塊
4.5、窗臺壓頂
4.6、構造柱
4.7、管線開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