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的浩瀚長河里,茶葉的身影令人無法忽視,它作為日常飲料活躍在億萬民眾的生活之中,還以藝術(shù)的姿態(tài)棲息在詩人的詩句里。在詩人的筆下,茶葉的可貴之處不只在其萬變而美妙的身姿,更在于它可以“治病救人”的藥用功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詩人的筆下,茶究竟有多么神奇。
早在西漢時期,茶葉即被作為藥材使用;現(xiàn)存首部中藥學(xué)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約成書于秦漢時期,其中記載:“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此“荼”即茶。在眾多有關(guān)茶的詩詞書賦中,不乏頌揚其健康功效的作品。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唐人盧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口渴不已、心情低落、文思枯竭時,一碗清茶便可令詩人身心暢快,文思泉涌;多喝幾碗更覺神清氣爽,身輕欲仙,所有不忿之事,皆可拋諸身后,淡然處之。一個沉悶的形象在一碗茶的作用下乍然生動靈躍。解渴、解憂、益思、祛熱,對于一個文人來講,再沒有什么比茶更好的飲品了。
時光仍然回溯至唐代,詩人崔道融的《謝朱常侍寄貺蜀茶剡紙二首》曰:“一甌解卻山中醉,便覺身輕欲上天”,認為茶可醒酒,使人輕健。陸希聲《茗坡》同樣認為茶有醒酒的功效:“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醒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來到北宋,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曾作《嘗新茶》:“一杯永日醒雙眼,草木英華信有神”。一杯茶即可提神醒腦令人整日不疲,草木雖平凡,但誰說沒有神奇的作用呢?至于清朝,更是有不少有關(guān)茶“提神解乏”的詩句,比如《續(xù)茶經(jīng)》之作者——清人陸廷燦亦有詩云:“醒睡功資宵判牘,清神雅助畫論文”。古今相通,現(xiàn)今許多人熬夜,也會泡上一杯濃濃的茶來提神。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也是詩的祖國,同時亦是中草藥的發(fā)源地。茶葉作為一種古老又永遠不會老去的飲品,也作為一種常見的藥材,見證了中華文明的悠悠千載。它以平凡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幾盞之間,解渴滌昏,祛疾利??;也在詩人們的高歌低吟里活色生香,安撫慰藉,彰顯人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