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著運動裝,出入自家茶館茶店,往往聽到玩笑中夾雜著質(zhì)疑聲:你為啥不穿件茶人服?你們店為啥放的是流行音樂,而不放古箏古琴呢?
話說做茶十幾年,我家積壓不下百套各類旗袍、各款茶人服。以前常常穿著旗袍出去吃飯,被稱為職業(yè)特征極為明顯,甚至經(jīng)常招惹各種莫名其妙的搭訕:問我是不是酒店里賣酒水或者賣茶水的?若是出門參加個活動,即便不認識,憑借衣著,都能判定我大抵是做茶的。
從前,若是約了別人喝茶,還得從車上翻出一件旗袍換上,可見以前我對職業(yè)性服裝的“沉醉不知歸路”。到如今,縱然穿著一件t恤,也依然能安然若素的泡茶、喝茶、聊茶。
后來在茶館里廝混了十來年,早期每天把高山流水輪流來播放,后來有一段日子,覺得古箏聽來也是厭煩,改聽各種大提琴,古琴,笛簫,到如今,不管是聽很high的流行音樂還是很單調(diào)的古塤單樂,都能沉下心去感知它的美好。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不知道是不是三維的第三種境界到了,我經(jīng)常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的麻木不仁。
為茶十幾年,幾乎每個剛剛開始做茶的人,都喜歡以茶人服,古琴曲,作為茶之標配。似乎只有這樣,儀式感才足夠強,那些個觀眾們,才能在最快的時間里,爭取到大家的認同。
而很多茶館,經(jīng)營者們在經(jīng)營狀態(tài)不佳的情況下,也開始多向經(jīng)營和全面發(fā)展,比如賣茶、賣食、賣器、賣家具,賣衣服,賣課程,賣圈子。既然要賣衣服,要倡導這種生活方式,茶館的經(jīng)營者們,更是樂此不彼將茶人服,當成標配了。
我原本是一個特別喜歡逛茶館,泡咖啡吧的人,只因出于對這種休閑文化和悠雅情懷的關(guān)注和熱愛??扇缃裨倏吹交蚋畸愄没?,或古樸雅致的茶館茶吧,卻總難以提起腳步邁進去了。再好的茶館,進去無非也是一位妙齡茶仙子,穿著“飄飄何所似”的茶人服,動輒幾千少輒幾百的一泡茶,茶具或許是講究的,可惜茶的滋味,卻未必能恰當?shù)梦丁?br> 我們經(jīng)常在探討為何日本茶道如此有名的時候,會認為中國的茶文化相比之,并不太重視儀式感所致。最近幾年,似乎認識到這點的茶人越來越多,對茶的儀式感的追求,也越來越上綱上線。我并不否定茶道思想的傳播,茶文化的普及,需要多樣的傳播方法。但一味追求表演性質(zhì)很強的儀式感,似乎舍本求末。
我們經(jīng)常遭遇到的尷尬局面是這樣的:幾個天仙般的茶仙子,在考究精致的茶席面前,恭敬謹慎的表演茶藝流程,旁邊圍著一群拍照的觀眾。人們拍了幾張照片之后,走到隔壁的咖啡館,端走了一杯咖啡。
茶終究是給人喝的。好喝,喝的舒服,快捷、簡單、能夠帶給人們更多,更好的體驗感,能夠帶給人更多的自信和愉悅,才是我們需要考量和努力的方向。
不一定是要旗袍、漢服、茶人服,也不一定是要古箏、古琴。我想茶需要更親民,即使t恤,即使流行曲,能帶給人們一個親切的微笑,一杯溫暖愉悅的茶,便是茶最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