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很多人在沖泡茶葉時,會把第一道水倒掉不喝或者用來沖洗杯具,這第一道程序被稱之為“醒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洗茶”。
醒茶的目的不外乎兩種,一是清洗茶葉中的灰塵和農(nóng)殘,二是讓沉睡或者塵封的茶葉通過與空氣和水的充分接觸,從而蘇醒過來,更好的煥發(fā)茶葉中的本質(zhì),讓后面泡出的茶葉更香醇。
當(dāng)然,現(xiàn)今茶葉的制作工藝相比以前更為成熟,合格的生產(chǎn)廠家,在茶葉打包出廠前都會有一道“收灰”的工序,這道工序的目的就是將茶葉中的灰塵和雜質(zhì)清除出去,因此,一款合格的茶葉,干凈衛(wèi)生成為了它的基本條件。
其實(shí)洗茶的最主要目的,已經(jīng)不是清洗茶葉那么簡單了,主要是為了讓茶蘇醒,讓沖泡的茶湯口感更好喝,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茶葉都需要經(jīng)過洗茶才能煥發(fā)它的光彩,到底哪些茶需要醒茶,哪些茶反而不需要洗茶才更好呢?
對于這兩者的區(qū)分,有個小竅門:鮮嫩的原料加工制成的不需要洗,粗老的原料加工制成的茶葉需要洗茶。那我們來詳細(xì)看一下六大茶類里,哪些需要洗茶呢?
綠茶:
1、 嫩度高的不醒茶,比如明前的西湖龍井、信陽毛尖、黃山毛峰等,這些綠茶一般都選用鮮嫩的芽頭或一芽一葉加工而成,茶葉中的氨基酸含量相當(dāng)豐富,這些茶類第一道茶都是它們的精華所在,倒掉的話實(shí)在是浪費(fèi),因此它們不需要洗茶。
2、 嫩度較低的綠茶,如: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這些綠茶原料嫩度較低,茶葉細(xì)胞壁較為緊致,可以用85度水沖洗3—5s,立即出湯,不可長時間悶泡,將一道茶湯可以用來溫洗茶杯然后倒掉,第二道茶用90度水悶泡10s,出湯后便可飲用,此時的茶湯香氣滋味會更加濃郁鮮爽。
白茶:
1、 由鮮嫩原料制作而成的白毫銀針和白牡丹不要洗茶,用85—90度水,沖泡5—10s出湯便可飲用,不要用100度水直接沖泡,容易破環(huán)茶葉中的氨基酸含量從而影響茶葉的鮮爽度,使茶湯變得苦澀。
2、 原料較為粗老的貢眉壽眉,用90度水沖泡5—10s出湯倒掉,第二道茶用100度水悶泡茶葉10s后出湯便可飲用,此時茶湯醇厚的滋味,也會帶給人非同尋常的感受。
紅茶:
1、 紅茶主要分為工夫紅茶、小種紅茶、紅碎茶三大類,其中原料選用較為鮮嫩芽頭制成的金駿眉、祁門紅茶等。此類茶不需要洗茶,洗茶會洗走其中的精華,反之原料相對嫩度較低的古樹紅茶、正山小種、英德紅茶等,可以用90度水沖洗5s后倒掉第一道茶湯,然后用100度水悶泡茶葉10s后出湯飲用,洗茶起到了提香增甜的效果。
2、 紅碎茶不要洗茶,紅碎茶細(xì)胞壁已經(jīng)遭到破壞,茶葉的內(nèi)含物質(zhì)很容易就滲出,洗茶會將茶葉的香氣和滋味都洗掉,因此它不能洗茶。
黃茶:
黃茶從原料上區(qū)分有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之分。黃芽茶主要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等。黃小茶主要有平陽黃湯、雅安黃茶等。黃大茶主要有霍山黃茶、英山黃茶等,沖泡時還是根據(jù)原料的嫩度決定是否洗茶,黃牙茶和黃小茶嫩度高,沖泡時不要洗茶,黃大茶嫩度較低,沖泡時用80度水沖洗3—5s出湯倒掉,第二道茶用85度水悶泡5s后出湯便可飲用。
青茶(烏龍茶):
烏龍茶原料大多選用大葉片制成,如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鳳凰單叢、臺灣烏龍,它們的原料一般都選用由芽頭舒展開的大葉片,此時的原料嫩度較低,加工出來的烏龍茶是需要洗茶的,用90度水沖洗5s后立即出湯,倒掉第一道茶湯,然后用100度水悶泡茶葉10s,出湯后便可飲用,此時茶葉中的香氣和滋味更容易滲透出來,茶湯也會變得香高味醇。
黑茶:
黑茶一般都選用原料較為粗老的葉片和茶梗加工制成,沖泡時用100度水悶泡10s,出湯后倒掉,然后用100度水悶泡茶葉15—20s后開始茶湯,洗茶能將粗老的葉片細(xì)胞壁張開,有助于茶葉中的滋味滲透出來,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圓潤滑爽,更加厚重。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品質(zhì)特點(diǎn),正如人一樣,有百般的性格,我們細(xì)心的了解它,細(xì)致的與它們“相處”,它們也會毫無保留的讓你去感受到它,這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