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xiàn)代名茶有數(shù)百種之多,分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青茶、黑茶等等,每一類都精心加工,制作講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禮尚往來的上等飲品。
喜歡飲茶的人,通常會把茶具擺在茶桌的首要位置,以便隨時迎接家中來客。同樣,那些精美的茶壺、茶杯,卻往往能夠顯示出主人的品位、身份或者地位。
古時候,有端茶送客之說。少時在收音機里聽評書,記得一些評書里有這樣一段情節(jié):來客相見,仆役獻茶,當事情談完之后,便端起茶杯請客人用茶。來客以唇觸碰杯中茶水,然后放下,侍役便高喊:“送客!”主人便站起身來送客,客人也自覺告辭。然而在今天,無論是鄉(xiāng)村還是城市,一般都不會讓客人這樣一走了之,而是只要一壺茶沏好,怎么著也得坐一會兒,方顯主人的誠意,也顯示出客人的彬彬有禮。
鄉(xiāng)下人喝茶也會品茶,但很少喝功夫茶,多半是用大壺大杯沏出的紅茶、綠茶,喝茶的方式都不太講究,不像南方人那樣,什么品茗杯、聞香杯之類高檔的器皿,高沖低斟,在絲竹弦樂中細細品味。鄉(xiāng)下人喝茶,為的是譴時、解悶,更為的是解渴,一把大葉茶放進壺中,沖上滾燙的熱水,一陣茶香氤氳之后,茶水的顏色就變成釅紅色,這時取一只茶杯斟上,就這么守著一壺、一杯,守著一份平常的歲月,也頗怡然自得。
在鄉(xiāng)村,過節(jié)的時候是需要備茶的,把新買的茶及精美的茶具擺好,等待客人前來串門。在此之前,茶不能事先沏在壺里,客人來了隨時沏上,表示茶是新的。酒也不能例外。先以茶敬客,再以酒敬人,這是鄉(xiāng)下的規(guī)矩。鄉(xiāng)下的節(jié)日里,總有幾個親戚要串一串門,這樣才顯出過節(jié)的氣氛。親戚串門,往往帶了酒去,炒幾盤家常小菜,與客人對斟。
俗話說,無酒不成席。既是過節(jié),自然就得酒來助興。北方人喝酒,講究杯倒?jié)M,嚴格按照“酒要倒?jié)M,茶要半杯”的方式。這酒滿茶半的說法,還有一定的來歷。古時候,很多人是通過酒中下毒來取他人性命的,因此喝酒也懷著一絲忌諱。為了表示酒中無毒,主人故意把酒倒?jié)M,當與客人碰杯的時候,讓對方的酒濺到自己的酒杯之中,然后一飲而盡,以此暗示對方酒中無毒,長此以往便成了待客的規(guī)矩。
一頓酒席間,更要講究兩次上茶。客人來到,進門倒上第一遍茶,邊喝邊聊,菜肴做好上桌,大家你推我讓地開始喝酒,酒足飯飽之后,再次沏茶上桌。這次上的茶就不必那么講究,或可以是上次的“乏茶”,或也可以是新沏的茶,這個時候的茶,既可以喝到客走席散,也可以喝到夜色闌珊。
俗話說茶禪一味,儒道互補,是茶與酒兩種文化的交融。在古人眼里,茶、酒都是人間的圣物,所以在遠古時候就形成了一套禮俗。盡管它們不能完全代表茶酒本身所蘊含的人生真諦,但是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卻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而能夠完美地繼承它的,卻是我們的鄉(xiāng)村,我們的民間,鄉(xiāng)村茶酒,體現(xiàn)的就是人情冷暖的一種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