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時的高人通過品茶詮釋了時間:時間是在空間里完成的,空間是在山水間完成的,山水是在品茶中完成的,品茶是在詩心中完成的。唐時的品茶費時較多,關鍵在煮;到宋時茶是點出來的,時間就費在那后面的斗茶之上;再后來到明時的沖泡,那時間就費在了“孵茶館”上。無論唐煮、宋點還是明沖泡,總之,都是讓人停下來,面對世界,或者反觀內心。李白說“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我從前讀到此詩,眼中一幅畫,便是李白背對著我席地而坐,面對著敬亭山,此時弦月高升,夜深人靜,李白是坐了一天了吧,不知謫仙白日已喝過多少杯茶,浸潤得那一首小詩穿透時光千年,直到今天。
我曾經把從前的茶館和現在的茶藝館做一比較,發(fā)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從前的茶館,雖然也有???,也有人一泡一天,但總體上說,茶館更像一個民間沙龍。人們到這里來,從他人身上獲取信息,了解行情,互通有無。茶客因此而來去匆匆,茶館因此而熱鬧非凡。
茶藝館卻是趨于安靜的,現代人到此,除了彼此商討事務之外,很重要的就是休閑。數個好友,沖壺茶,一坐半天,東拉西扯,述舊論新,但不到旁人桌上去交新友,聽花邊新聞。從前一條信息全茶館共享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了?;旧?,進入茶藝館的人們是以個人為中心的,小團體為中心的,要解決的是個人的問題,說當今的茶藝館是人生的??空疽参幢夭豢梢浴?br>茶藝館除了茶要好之外,茶食要多,裝修要好,要雋永耐看,一只茶杯一只碗,一道茶食一張桌,都要精心選擇。茶藝館的總體環(huán)境要有藝術上的獨具匠心,茶藝茶藝,既要有茶又要有藝,那是缺一不可的。
為什么要下那么大的功夫呢?不為別的,就為了讓人多停一會兒。每一個茶藝館都應該是一件藝術作品,必定有文化為襯,有人的靈魂和個性滲透其間。有件事情一定要弄清楚:茶藝館其實不是喝茶的地方,而是讓生命在此調養(yǎng)生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