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最熱的新聞莫過于王寶強離婚,據說男女雙方都準備了大量猛料準備放出,就是所謂的周一見!又有一場好戲正在拉開帷幕,吃瓜群眾們的板凳都搬好了嗎?
事物的發(fā)生總是有一個程序,明星離婚鬧劇也是這樣,從激烈到滑稽,到無聊,到遺忘,最后,只剩下無名的傷感。其實真正原因都是你不再是我那杯茶而已。不過對于演員來講,無論想不想,都會被放在劇情里,放在愛恨情仇溫情脈脈急赤白臉里,都算正常。
就算要吵架、要離婚、要鬧騰,也要先喝杯茶。為什么呢?我們來捋一捋。
喝茶的文化,伴隨著中國的老百姓文化淵遠流長。
老百姓的日子離不開雞毛蒜皮的俗事,也免不了把這些俗事與柴米油鹽醬醋茶聯(lián)系起來。于是,民間的許多習俗變得生動而有趣,別說婚嫁要有喜茶、迎賓客要奉茶,就連去別人家里吵架、跟人鬧離婚也要恭恭敬敬地遵守一套喝茶的規(guī)矩。
下面引用來自知乎的一個回答:
這足以見到,喝茶原原本本就是一種平民文化,跟老百姓的日子分不開。
離婚也有離婚茶的講究,也叫好說好散茶。或許我們會覺得不可思議,鬧離婚勢必開撕,哪里會有心情坐下來喝茶?
其實,這喝茶有喝茶的講究,通過這道離婚茶的程序,男女雙方從三杯不同味道的茶里面品味婚姻,好說好散地送別雙方。選擇一個吉日,用喝茶的方式解決自己感情問題,順其自然地走向各自的生活目標里。既不會大吵大鬧,也不會痛不欲生,更不會出口傷人。
在滇西,離婚的雙方在村中長輩面前坐定,男女雙方誰先提出離的由誰負責擺茶席,請親朋好友圍坐,主持人會親自泡好一壺茶,遞給即將離婚的男女,讓他們在眾親人面前喝下。
第一杯是甜茶,也稱為回憶茶,或回味茶。盡管走到離婚的地步,彼此心生疲憊,再甜的生活也會被時光泡淡,這時喝甜茶,就會懷念過去那些美好的時日。
第二杯是苦茶,是苦得張不開嘴的那種。既然有心再度團圓,苦不吃恐怕不行,人生之旅充滿坎坷,沒有一馬平川,只有無窮苦難,要白頭到老,不準備吃些苦絕對不行。
第三杯雖叫茶,卻只是用茶杯斟著的白開水,告誡第二次握手的男女,生活其實不苦不甜,就像白開水一杯,相愛相敬的夫妻,白水也有甜味。
這三杯茶的寓意很清楚,從今以后,離婚了的雙方各奔前程,說不上是會苦還是甜。
吵架也有要擺吵架的陣勢,也要有一套喝茶的規(guī)矩。
在成都,人們要吵架竟然還要專門挑地兒,一般不是上法庭,要到茶館去理論一二,稱作吃講茶。茶館便成為一個解決糾紛之地。
一般程序是:沖突雙方邀請一位在地方有聲望的中人進行調解,雙方陳述理由,中人進行裁判,錯方付茶錢,并向對方道歉。這說明精英以茶館作為介入社會的空間,這些茶館也成為社區(qū)的中心。因此茶館不僅是一個經濟中心,而且也促進了社區(qū)聯(lián)系和鄰里認同。“吃講茶”活動能夠長期廣泛在地方實施,是由于裁判是在公眾監(jiān)視下進行的,調解人試圖盡量主持公正,否則其聲譽和公信力將受到損害。而且,如果調解不成功,在公眾的眼皮底下,暴力事件也難以引發(fā);即使發(fā)生暴力沖突,也容易被公眾所制止。
雖然“吃講茶”是一個被廣泛接受的習俗,但它也不可能完全公平地處理各種糾紛,除了會造成暴力事件,也有一些不公正的判決,這經常是由調解人的偏見和偏袒所造成的,反映了“吃講茶”的局限。而且有的中人的判決是基于權力大小、人數(shù)多寡等因素作出的。
現(xiàn)在的法制社會越來越完善,人們有了爭執(zhí)都是上法庭調解,這種“吃講茶”文化已經絕跡。吃講茶文化,已經成為一種歷史,窺探著清末民國初的小老百姓的生活。
講了這么多,這什么人們單單選擇喝茶,而不喝酒或者喝其它呢?
因為茶葉天然就有鎮(zhèn)靜的作用。茶葉中的茶氨酸對于鎮(zhèn)靜、安神有臨床的效果。其中,γ-氨基丁酸能夠有效緩和神經傳導作用,產生鎮(zhèn)靜、抗憂郁、改善睡眠與減緩焦慮等作用,可以說γ-氨基丁酸是一種天然的精神安定劑。γ-氨基丁酸作為腦組織中重要的神經遞質,可以結合抗焦慮受體使之激活,阻止與焦慮有關的信息抵達中樞。所以喝一杯富含γ-氨基丁酸的好茶,能讓人靜下來更好思考、去調解爭執(zhí)。
習近平主席說過,“正如中國人喜歡茶而比利時人喜愛啤酒一樣,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
中國人就是如此喜愛茶,用茶的含蓄內斂去解答日?,嵤?,解讀這個世界的上所有。哪怕是要吵架、要離婚,也要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