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的疾病一般分為兩種情形,第一種情形為營養(yǎng)性疾病,表現(xiàn)為一種或數(shù)種營養(yǎng)元素缺乏或過量。第二種情形為寄生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細菌、病毒、真菌侵入水草植株而引起的。
一:營養(yǎng)性疾病又可以分為以下多種情形:
氮水草缺氮的外表癥狀是葉片黃化,尤其在老葉上更為明顯,即下方的葉片枯黃、生長緩慢或幾乎不生長。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缺乏氨基酸的合成,葉綠素也無法合成,因此光和作用受到抑制,產(chǎn)生的碳水化合物無法轉變成氨基酸,一切成長都停止下來。而氮素過高容易抑制鈣、鉀、鎂的吸收也同時抑制銅、硼的吸收而導致葉片顏色暗綠,葉大茂盛,莖徒長而根少,植物體脆弱,容易受病菌的侵害。一般養(yǎng)魚的水草缸不會缺氮,反而容易氮素過量,當?shù)剡^量時只有通過換水來解決。
磷缺磷的水草中可以發(fā)現(xiàn)到大量的紅色花青素產(chǎn)生,與葉綠素的綠色混合導致植株呈現(xiàn)帶紫的青銅色甚至會呈現(xiàn)紫紅色。當磷過量時葉肥厚色濃,節(jié)間變短,并會導致銅和鋅的缺乏。磷肥過量還容易滋生藻類。一般有魚的水族缸里都會磷肥過量,所以要定期換水。
硫水草缺硫時最明顯的癥狀是葉綠素無法合成,葉片褪色黃化,碳水化合物大量堆積,葉片中的含氮化合物因不能合成蛋白質而堆積在組織內(nèi)。而硫過量時葉小而畸形,并會限制鈣的吸收。如果水中缺硫,可以添加少量硫酸鉀,待葉片轉綠后再加重硫銨的施用量。
鉀水草缺鉀的癥狀,最明顯的就是因光合作用及葉綠素合成不能正常進行,葉片中出現(xiàn)紅褐色的枯斑點,但其它部分仍保持綠色,界限相當明顯,這與其它元素的缺乏癥有所區(qū)別。如果缺鉀可以添加適量氯化鉀或硫酸鉀。
鈣水草缺乏鈣的主要癥狀是植物體的生長發(fā)育停止,尤其是在植物頂芽的部分開始停止生長,或者變形,最后枯死,而整株植物由頂芽向下逐漸枯死。這主要是由于植物體代謝異常,生長激素無法正常作用,細胞分裂無法正常進行所致。 當鈣過量會干擾鐵、錳、鎂、鋅的吸收。在硬度較高的水中不會缺乏鈣和鎂。
鎂水草缺乏鎂的主要癥狀是葉綠素無法合成,光合作用被抑制,糖類、蛋白質合成便受到抑制,植物能量代謝開始混亂,對磷的利用無法進行,因而出現(xiàn)老葉的葉脈黃化,這與其它元素缺乏癥不同。其它葉緣轉黃,葉尖與葉緣卷曲,植物脆弱易壞死。過量的鎂會導致幼葉卷曲。高濃度的鐵會減輕其毒性。
鐵水草缺鐵會使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停頓,葉片黃化,尤其在葉片尖端更為嚴重。如果長期缺鐵水草會枯死。在水草水族箱中最容易發(fā)生缺鐵,通常一般水草黃化的問題大多是由于缺鐵造成。當缺鐵時可以添加edta螯合亞鐵來防治。當鐵過量時葉片及葉脈因磷酸鐵沉積于組織內(nèi)而呈現(xiàn)褐色或黑色,并有白色葉斑產(chǎn)生,最后植物組織崩解。防治的辦法是換水稀釋含鐵量。
硼水草缺硼時許多生理機能受到抑制,細胞壁合成減少,生長激素失調(diào),細胞內(nèi)酚類化合物濃度增加而產(chǎn)生毒害,從外表看來癥狀較不明顯。通常在初期頂芽枯死,側芽發(fā)育不久便死亡,導致枝條叢生。因葉片細胞壁發(fā)育不完全,葉片變厚卷曲,并很容易因細菌感染而腐爛。水草缺硼可以加入0.05ppm的硼酸。
錳當水草缺錳時,葉綠素無法合成而使葉片黃化,但缺錳時的癥狀與其它元素(尤其是鐵肥)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葉脈仍保持綠色。但脈間的葉片為淡綠透明,所謂的“圣誕樹病”就是缺錳的特別癥狀。水中缺錳可以加入適量的硫酸錳溶液。如果是因為鐵過量而抑制錳的吸收,首先葉脈應呈現(xiàn)黑色而非綠色,這種情形可用換水來解決。當錳過量時會抑制鐵、鈣的吸收,葉綠素分布不均勻。
鋅當水草缺鋅時,葉子邊緣卷曲呈凹凸不平,葉子包括葉脈出現(xiàn)壞死斑,葉子變厚,葉柄變短,植株生長節(jié)間受阻出現(xiàn)矮化。可以加入0.04ppm的硫酸鋅來防治。
銅水草缺銅時幼葉葉尖壞死,蔓延至全葉變黑枯死,幼芽頂端變黑,并影響正常發(fā)枝,嚴重時葉被出現(xiàn)紫紅色斑??梢约?.05ppm的硫酸銅防治。
鉬水草缺鉬時幼葉葉緣卷曲焦灼,葉脈仍為綠色,脈間有不規(guī)則雜色斑點,而且老葉易脫落??梢约?.02ppm的鉬酸鈉防治。
氯水中一般不會缺氯,而氯過量時葉尖、葉緣似燒傷,葉子變黃脫落。應加去氯劑除氯。
所有水草的病原體對水草皆有感染性,但水草病害的發(fā)生并非是病原體與水草間的單純關系。環(huán)境中的非生物及生物因子對病原體的致病力及水草的抗病力均有直接的作用。當水中的環(huán)境不利于水草的生長,如水溫過高或過低、光照不足、營養(yǎng)元素過多或缺乏、ph及硬度不適、施用化學藥劑、螺類或者人為傷害等情況時使水草抗病力降低,這樣便增加了病原體致病的機會。病原體利用自身的能力直接由表皮細胞侵入水草體內(nèi),或經(jīng)由水草上的自然開口或傷口侵入。
每一種病原體都有一定的侵入途徑,有的只能通過一種途徑侵入,有的能通過多種途徑侵入。病原體侵入水草的植物體后便與水草形成一種寄生關系。當水草的抗病力降低或條件適合于病原體生長時,病原體便大量繁殖,數(shù)目呈幾何級數(shù)增加。這些病原體依靠水草體內(nèi)的營養(yǎng)維持其生長、繁殖,水草細胞內(nèi)的代謝作用被病原體所分泌的毒素,激素等干擾,水草細胞內(nèi)的物質不斷被破壞,消耗,或是植物體內(nèi)營養(yǎng)物質輸導被阻塞,導致水草不規(guī)則運用能量,并產(chǎn)生各種病害癥狀,如葉片卷曲、植株腐爛等。大部分病原體僅能局部感染,但有少部分病原體既能局部感染又能全株感染。局部感染的病原體一般感染部位僅限于根、莖、葉等的某一部分,故即使到了病害末期,也僅是植株的局部腐爛而已,而全株感染的病原,可以在水草的任何部位感染,到了病害末期,全株腐爛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