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木蘭、玉蘭、迎春花、玉堂春,落葉喬木,冬芽密被淡灰綠黃色長絨毛,小枝淡灰褐色或灰色,具環(huán)狀托葉痕。葉互生,倒卵狀矩圓形,先端短突尖,基部楔形或?qū)捫ㄐ?,全緣。花大,白色,微有芳香,花?枚,每3片排成一輪,肉質(zhì)。雄蕊多數(shù)螺旋狀排列在花托下部,雌蕊多數(shù)排列在花托上部。聚合果圓筒形,果柄有毛,花期3~4月,果熟期9~10月。
常見栽培的變種及同屬植物有:
紫紅玉蘭,花被12片,外面紫紅色,里而淡紅色,與葉同放。木蘭,也叫辛夷、木筆,紫玉蘭。高達333~5米,花瓣外面紫色,里面粉紅色,花萼小,3枚,先花后葉。天女木蘭,也叫天女花,落葉喬木,但常呈灌木狀,葉膜質(zhì),
倒卵形或?qū)挼孤研?,背面蒼白色,花葉同放?;ㄐ?,白色、芳香。
(1)生長習性
白玉蘭原產(chǎn)我國中部,現(xiàn)各地庭園廣為種植,壽命長。江蘇連云港去臺山至今仍有800年生以上大樹,且連年開花,蔚為壯觀。
在山東泰山櫻桃園景區(qū)內(nèi),有清代光緒年間所植玉蘭兩株,樹齡115年,樹高分別為9米和8.8米,每年形成花蕾3500~5000個,清明節(jié)前后盛開,潔白如玉,清香宜人。
玉蘭性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喜光。幼樹稍耐陰,喜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偏酸性土壤,在弱堿性土壤上也能生長。根肉質(zhì),怕積水,側(cè)根發(fā)達,喜氮肥。
(2)繁殖方法
可用播種,扦插、壓條及嫁接。播種必須掌握種子的成熟期,9月下旬當莢果轉(zhuǎn)紅綻裂時即采,早采不發(fā)芽,晚采易脫落。
采后將帶紅色假種皮的果實放入冷水中浸泡搓洗,除凈外種皮,取出種子,在室內(nèi)涼干,切忌日曬,然后層積砂藏,翌春播種。大田播種易遭鼠害,因此有條件的可進行溫室沙床播種。
其方法是將層積的種子播于溫室沙床上,密度以不重疊為準,覆蓋河砂2厘米,逐日淋水,保持河砂濕潤,2月下旬即開始發(fā)芽,3月中旬為盛發(fā)期,發(fā)芽后芽苗移栽于紙質(zhì)容器中,約1個月后栽植于苗圃。
扦插繁殖可在雨季進行,插穗選自幼齡樹的當年生枝條。扦插基質(zhì)用河沙,上方遮蔭,每日淋水保濕,大約一個月生根,插穗用0.005%萘乙酸浸泡基部6小時或用0.01%萘乙酸浸泡基部3小時,可大大提高扦插成活率。
壓條繁殖可根據(jù)情況采用不同壓條方法,如紫玉蘭叢生性強,可用埋土壓條。白玉蘭可用高壓壓條獲取新株。嫁接繁殖可用劈接、
(3)栽培管理
玉蘭移栽不要傷了肉質(zhì)根,大苗移栽要帶土球,要挖大穴,深施肥,淺栽樹。移栽時間以芽萌動前半月,或花剛謝,葉未展好。在花前施追肥促使鮮花怒放,6~7月份施追肥促進花蕾發(fā)育,來年花繁。
山陵薄地栽前要換上粘重土壤,應(yīng)適當摻砂。春季干旱、夏季高溫均應(yīng)注意及時澆水,保持土壤經(jīng)常濕潤。
白玉蘭修剪應(yīng)在冬季進行,必要時剪去病蟲枝,過密枝,徒長枝,一般不多修剪。平時隨時除去萌蘗,北方氣候寒冷地區(qū),定植初期2~3年應(yīng)采取防寒措施。
(4)綠化用途
玉蘭樹冠美麗,花大而香,早春先花后葉,瑩潔清麗,千干萬蕊,宛似玉樹,為庭園中名貴的觀賞樹種。自唐代以來,常被植于廳前院后,草坪角隅、洞門之旁,早春玉蘭花開,猶如雪濤云海,氣象萬千。還可制作樁頭盆景,以供觀賞。對有毒氣體有一定的抗性,因此也適宜于廠礦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