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線菊蚜又稱桔綠蚜。在北方是蘋果等果樹的重要害蟲。寄主植物有柑桔、蘋果、沙果、海棠和多種繡線菊等果樹及經(jīng)濟植物。為害柑桔時若蟲和成蟲常群集在新梢的葉面吸取汁液,被害新梢葉片卷縮成簇,使新梢不能伸長,甚至枯死,亦可誘發(fā)煤煙病。
1.形態(tài)特征
有翅孤雌蚜為橢圓形,長1.7mm,頭、胸部黑色,腹部黃色或黃綠色,腹管及尾片黑色,腹部第二至第四節(jié)背面兩側各有1對大黑斑,腹管后方有近方形大黑斑。無翅孤雌蚜長1.7mm左右,黃色至黃綠色,腹管、尾片黑色,足與觸角淡黃與灰黑色相間。體表有網(wǎng)狀紋。觸角為體長的3/4。腹管長于尾片,圓筒形,有瓦狀紋。卵為橢圓形,漆黑色。其若蟲似無翅孤雌蚜,體較小,腹部較肥大,腹管很短,鮮黃色,觸角、足和腹管黑色。
2.發(fā)生規(guī)律
繡線菊蚜屬全年發(fā)生、秋季重發(fā)的類型。柑桔枝梢被害后節(jié)間縮短,嫩葉畸形橫卷,嚴重影響枝梢的正常生長。新梢在l0cm以下適合其吸食,無翅孤雌蚜常群集在葉面為害,當新梢伸長老化,長度超過15cm后,或種群過于擁擠時,即大量發(fā)生有翅孤雌蚜,遷移到較幼嫩的新梢或其他寄主上為害。在福州,繡線菊蚜可在福桔冬梢上繁殖,并形成第一次高峰。4~6月為害春梢和早夏梢,形成第二次高峰,蟲口密度以6月為最大。7月由于高溫和“抹芽放梢”,蟲口密度迅速減少。8~12月形成第三次高峰,為害秋梢和晚秋梢,且隨著嫩梢的抽發(fā)轉綠,蟲口在高水平上波動,為害 蚜只有從春季開始至初夏和秋季兩個為害期。由于此類桔園秋梢抽發(fā)整齊,為害時期也較短。
3.天敵捕食蚜蟲的天敵有:七星瓢蟲、四斑月瓢蟲、六斑月瓢蟲、異色瓢蟲、黑背小瓢蟲、雙斑隱脛瓢蟲、大草蛉、長小食蚜蠅等及蚜霉寄生菌。這些天敵對控制蚜蟲為害有較好的效果,值得進一步研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