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苗:
藍百合以分株繁殖為主,也可用種子播種育苗。
(1) 分株繁殖:藍百合生長到一定時期其分蘗苗即由橫生的地下莖上分枝的頂芽萌發(fā)長出,分蘗苗和母株的葉叢分離生長,因而分株容易,只要將各分蘗苗地下相連的根 莖割開即可移栽種植。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分株,但一般分株選在每年的3—4月,盆栽的結(jié)合換盆進行分株。方法是將過密老株分開,盆栽的每盆以2—3株為宜, 露地栽培單株種植,也可在花后(秋天)分株,每個母株每年可分出3—5個小苗供擴繁種植。
(2)種子播種:取當年采下的新種子,經(jīng)500倍多菌靈 消毒30分種后,清水洗干凈,再用清水浸種24小時,晾干處于25—30℃恒溫箱催芽,種子露白后及時將種子條播或點播于苗床中。苗床基質(zhì)可用至石或泡沫 塑料粒混合肥沃表土即可,播后用60%遮陽網(wǎng)遮蓋,淋水保濕潤,約經(jīng)30天左右發(fā)芽。(你知道鐵樹的養(yǎng)殖方法嗎?)
2.整地和移苗種植:
(1)整地:藍百合喜愛肥沃巰松的土壤,因此,種植前必須用機械或人工充分耕翻土壤,并經(jīng)精心翻耙平整后起畦劃分好排水溝,畦寬80—90公分,每畝施入1000公斤以上腐熟的有機肥后才能種植。
(2) 移苗種植:第一次移苗選擇苗床苗二葉一心、5公分左右高時期進行首次分苗種植,此時可每項穴種植2—3株小苗,株行距離8—10公分;第二次分苗移植在苗 高10公分以上時進行,此時移苗一般以單株種植,注意大小規(guī)格的苗要分開種植,株行距離為10—15公分。大苗種植株行距離為20—30公分。
3.定植后的管理工作:
藍 百合原產(chǎn)于非洲南部,喜歡溫暖濕潤氣候和半陰環(huán)境,不耐霜害,忌酷暑烈日。冬季需在氣溫5℃以上環(huán)境生長,夏季宜在巰蔭清涼濕潤環(huán)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但 在富含腐殖質(zhì)、肥沃巰松、通透性強的土壤中分蘗苗多,生長壯旺。品種喜肥水,但怕積水,進入秋冬氣溫較低時應(yīng)少澆水,以防爛根。
(1)施肥:一般隔30--50天左右施水肥一次,每次每畝用優(yōu)質(zhì)復(fù)合肥10—20公斤兌水淋施,注意防止肥水淋到葉片上,施肥后適當灑水;同時根據(jù)苗的長勢適當加入尿素或鉀肥,定期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追肥。
(2)淋水:夏秋天干旱時節(jié)每2天澆一次水,冬春季每周澆灌水1—2次,保證土壤濕潤。
(3)中耕除草結(jié)合適當培土,防止水土流失露根。
4.采剪切花及包裝:
作切花采剪要避開雨水霧天氣,本地銷售宜采剪全部開放的花朵,遠距離銷售要采剪有3—4朵小花開放的花朵,采剪時要連花柄一起采下,單株包裝入箱分層,防止運輸時擠壓損傷花朵。
對于需要出口的鮮切花,可能要求在裝船前進行殺蟲劑或者煙熏處理。商品鮮切花的標準是:色彩和質(zhì)感良好,開放一致,花瓶存放期7-10天。鮮切花的莖桿筆直或接近筆直,同束花的莖桿長度和粗度相近。
覆盆子的功效
覆盆子為薔薇科植物,落葉灌木,高約米。莖木質(zhì)化,有刺;羽狀復(fù)葉,具片小葉,淡綠色;花白色;漿果紅色。原產(chǎn)于歐洲和亞洲,現(xiàn)有野生,溫帶許多地區(qū)均有栽培。初夏采摘葉,果實在夏季成熟時采摘。下面,為您介紹覆盆子的功效與作用:
早在1735年,愛爾蘭草藥學家曾闡釋了覆盆子花與果實的用途:花與蜂蜜的混合物有益于受感染的眼睛、燒傷、發(fā)熱和療瘡;果實則對心臟和口腔疾病有較好的療效。其葉已經(jīng)使用了幾個世紀,做茶飲有催產(chǎn)功能。目前,葉主要是用來促進分娩,據(jù)推測是葉可增強子宮肌的收縮能力。葉的煎汁用于緩解痢疾,葉外用時有收斂作用,如用作眼結(jié)膜炎的滴眼液,口腔疾病的漱口劑,潰瘍傷口或陰道過度松弛的洗液。
覆盆子葉含多肽、黃酮類和鞣質(zhì)等多種成分;果實含果膠、果糖、果酸、維生素等多種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