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云南擬單性木蘭主根發(fā)達,而側根少,大苗移植成活率低的特點,經過多年研究實踐總結出一套有利于云南擬單性木蘭優(yōu)質大苗培育栽培的關鍵技術。
1 苗圃地選擇
云南擬單性木蘭為陽性樹種,其天然分布區(qū)幼苗、幼樹多生于半蔭蔽的東南坡或東北坡的林緣,過于蔭蔽的林下很少有幼苗生長;為深根性樹種,主根發(fā)達,側根少;喜溫暖、濕潤,多雨,霧日多,年平均溫1518~22 ℃,年降水量1 250~1 750 mm的氣候條件;分布區(qū)土壤多為山地黃壤或黃紅壤,在土壤潮濕、肥沃,枯落葉腐殖質層較厚(10~15 cm) ,有機質含量10 %以上的酸性土壤(p h 值415~615) 上生長良好。育苗圃地應選擇和創(chuàng)造樹種適生的環(huán)境條件。一般在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微酸性土壤,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圃地上生長快,冠形好。
2 芽苗移植培育
211 苗床播種云南擬單性木蘭人工繁殖方法采用實生繁殖,于春季進行播種。選擇土壤疏松、肥沃、透氣良好的苗圃地,精細整地,作苗床,施足底肥,每667 m2 施用45 %的甲敵粉1 kg 或5 kg 呋喃丹防治地下害蟲。將種子均勻地撒播于苗床上,每平方米播種350 g ,播種后覆土,厚度1~2 cm。播種前后對苗床噴施1 %的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
212 芽苗移植上袋
營養(yǎng)土配制 根據擬單性木蘭喜肥性的特點,以及根量少的特點,容器育苗可因地制宜選用如下營養(yǎng)土配方: ①腐殖質土60 %、紅心土20 %、土雜肥15 %、鈣鎂磷肥5 %; ②紅心土30 %、火燒土30 %、林地表土20 %、土雜肥15 %、鈣鎂磷肥5 %。用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1125 %藥液進行土壤消毒,翻拌后覆蓋地膜密封,半個月后打開地膜使藥味散失,即可裝袋。先將裝填好營養(yǎng)土的容器整齊擺放到苗床上,容器口平整一致,苗床周圍用土培好,容器間隙用細土填實。
芽苗移植 種子撒播后第40~45 d開始出土,第50~55 d 開始長真葉, 種子發(fā)芽出土后,根系生長旺盛,幼苗長出2片真葉后移植到營養(yǎng)袋(12 cm ×10 cm)中培育,可抑制主根生長, 促進側、須根生長。移植時, 取苗應盡量做到不損傷根系,以提高成活率。用濃度為50 mg/ l 的abt 生根粉溶液浸根1 h 后,再進行移栽,成活率可達98 %以上。移栽時,先用木棍在容器內掏出孔穴,置入芽苗后再覆土壓實。移栽完畢澆透定根水,移栽要在蔭棚下進行,時間以陰天全天或晴天上午為佳。
3 容器控根育苗
芽苗移植到規(guī)格12 cm ×10 cm 營養(yǎng)袋中后培育1 a ,由于營養(yǎng)袋的控根作用,促進了側、須根的生長,為了滿足苗木生長的營養(yǎng)空間,第2 年又將苗木換袋移植于規(guī)格為30 cm ×20 cm 的大號營養(yǎng)缽里。在大容器內培育2 a 后, 苗高可達210 m~215 m ,主根、側根在袋內盤繞生長,形成約30 cm 的土球。此時苗木生長速度明顯加快,一部分根系已經從營養(yǎng)缽穿出,應及時移植到圃地繼續(xù)培養(yǎng)。
4 大田移植苗截干培育
411 大苗落地移植與培育經過3 a 培育的容器苗,生長速度明顯加快,一部分根系已經從營養(yǎng)缽穿出,應及時移植到圃地繼續(xù)培養(yǎng),進一步改善苗木的地上和地下營養(yǎng)空間,加速苗木生長,使苗木盡快達到出圃規(guī)格。移植時間宜選在早春,最好是在春芽萌動之前移栽。樹穴規(guī)格為40 cm ×40cm ×40 cm ,施適量有機肥作為基肥。株行距以115 m ×115 m 或2 m ×2 m 為宜,移植初期樹下可培育其他小苗或套種花生,豆類等矮桿作物。云南擬單性木蘭1 年抽3 次新梢,第1 次是早春3 月,第2 次在盛夏6 月,第3次是秋季9 月。在每次抽梢之前進行合理施肥、排灌,新梢可達80~100 cm。肥料以農家肥、復合肥為主,每株每次施農家肥500 g 為宜,環(huán)狀溝施。在圃地,再經過2~3 a 培育,樹高可達4 m 以上,胸徑達6 cm 以上,冠幅2 m 以上,即可出圃供園林綠化種植。
412 截干養(yǎng)冠培養(yǎng)樹形云南擬單性木蘭生長速度快,頂端優(yōu)勢強,部分苗木往往出現徒長和彎曲,成枝率低,產生“光棍樹”、“一條鞭”現象,很難形成較完整的樹冠,不能達到出圃要求。據西疇縣林木種苗站試驗,對于云南擬單性木蘭的弱苗或樹形不良的苗木截干養(yǎng)冠是行之有效、快速培養(yǎng)樹形的措施。
41211 截干高度的確定 不同截干高度對云南擬單性木蘭的生長影響不同。在西疇縣苗圃試驗,在種植密度2 m ×2 m的圃地中選擇弱苗及樹干彎曲的3 年生云南擬單性木蘭各50 株,分別按地徑以上20 cm、40 cm、60 cm 3 種不同高度進行截干,進行對比試驗。結果表明(見表1) ,以截干高度20 cm 的植株,效果最理想。新萌發(fā)主干的粗度、高度、長度都優(yōu)于其他2 種處理,新萌發(fā)的枝條數量也最多。此外,試驗結果還表明3 種截干高度,以地徑以上留20 cm 根茬,培育的萌條形成的冠幅最大,樹形最好。
41212 截干及新主干的選留及培養(yǎng) 截干于冬季進行。云南擬單性木蘭盡管是常綠植物,此時生長幾乎停止,營養(yǎng)物質大部分轉移到根部貯藏,截干不影響樹體的營養(yǎng)水平。截干后傷口面用油漆涂抹或者用塑料薄膜綁扎,并澆透水,以保持水分平衡。翌年春季被截干的云南擬單性木蘭由于根茬短、營養(yǎng)集中,地上部分迅速萌發(fā)。這時應對每株簇生的萌蘗條選留一支生長健壯的,抹掉其余萌條,以培養(yǎng)大苗。保留的萌條由于樹樁根系發(fā)達,水肥供應充足,生長迅速,而容易形成良好的樹冠。
413 截干養(yǎng)根增強根系吸收能力樹木的各器官的生長有著緊密的相關性,地上部分進行截干處理后,根系的生長受到暫時抑制。隨著地上部分枝葉的旺盛生長,光合作用增強,能合成更多的光合產物,輸送給根系,進一步促進了根系的生長。試驗表明,截干與未截干處理對照,截干處理后促進根系生長的效果明顯; 20 cm 高度處的截干處理,促根效果又優(yōu)于其他2 種高度截干處理的效果。
5 大苗定植前的斷根縮坨處理
511 大苗提前斷根對移植成活率的影響
在西疇縣國有苗圃試驗,2002 年11月下旬,選擇胸徑6~8 cm 的提前斷根落地大苗和未斷根落地大苗各50 株進行移栽定植試驗。2003 年11 月進行成活率、生長情況調查,結果表明,經過斷根處理的云南擬單性木蘭大苗的移植成活率明顯高于未斷過根落地大苗,且生長良好。原因是,云南擬單性木蘭大苗為常綠闊葉樹種,主根發(fā)達,通過斷根處理后,抑制了主根的生長,促使形成大量須根。須根是樹木吸收水分、養(yǎng)分的主要器官,對樹木移植后,增大吸收面積和吸水量,及時補充蒸發(fā)水分,維持樹體的水分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未斷根落地大苗因為挖掘時大量根系被挖斷,根系吸水能力和根壓急劇下降,不能將土壤中的水分及時吸收并供給樹木生長、蒸騰所需,因此移植成活率低。
512 斷根縮坨技術
云南擬單性木蘭主根發(fā)達,移栽到地里的樹苗,新根快速向四周和土壤深處生長,為確保大苗移栽成活,在定植前1~2 a必須實施斷根縮坨。當容器苗移植到大田后培育1 a ,可結合撫育開始進行斷根處理。一般分2 次在2 個年度進行。斷根時間選在春、秋季。其方法是:以樹干為中心,離樹干30~40 cm處畫圓圈,開半圓形的溝,另一半于翌年進行。具體做法是沿著弧線挖掘寬度30~40 cm,深度50~70 cm 的溝,遇到側根將其切斷,切口要光滑平整。切后用01 2 %的高錳酸鉀液消毒,并用100 mg/ l 的3 號abt 生根粉進行根部噴灑處理。用腐殖質土將溝填滿、搗實, 定期澆水, 保持土壤濕潤、通氣,促進樹根傷口愈合和新根萌發(fā)。據觀察,經過上述處理45 d 左右,斷根處即可恢復生長。經過連續(xù)2 a 斷根,可促進土球內迅速萌發(fā)須根,縮小樹苗移栽時所帶土球,使大苗移栽較易成活。
513 斷根后的管理
對經過第1 次斷根的大苗,一定要加強撫育管理,適時追施薄肥。第2 次斷根回土后,要及時澆水,為防止苗木被風吹倒,應安裝三腳架固定,不能讓苗木被風吹得左右搖擺。經過2 次斷根后的苗木,必須適時追肥。緩苗期以葉面噴肥為主,每2 個星期噴1 次。每次抽梢前,進行適當追肥,每年3 次。斷根1~2 a 后的云南擬單性木蘭,胸徑可達6 cm 以上,樹高可達4 m 以上,這時可用于園林綠化工程。
6 小結
(1) 根據云南擬單性木蘭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tài)要求選擇育苗圃地,是保證引種培育成功的前提,適生環(huán)境也有利于降低育苗成本。
(2) 苗床集中播種培育芽苗再移植上袋,一方面便于管理,另一方面能夠根據種子出苗的先后,分期分批地移入營養(yǎng)袋內,在移栽過程中,同時對芽苗進行篩選,剔除過于纖弱的、長勢差的芽苗,提高了苗木的整體品質,并使容器苗生長整齊
(3) 小苗在容器中培育3 a ,隨著生長要求更換1 次容器,再一次促進根系生長,主根、側根在袋內盤繞生長,形成更大根團。第4 年苗高2~215 m 落地移植,使苗木地上、地下營養(yǎng)空間得到充分改善,根系舒展,樹冠發(fā)育勻稱,大田培育2~3 a ,苗高可達4 m 以上,胸徑6 cm 以上,即可出圃。
(4) 對于云南擬單性木蘭的弱苗或樹形不良的苗木截干養(yǎng)冠、截干養(yǎng)根,有利于苗木盡快復壯,快速培養(yǎng)樹形,提高出圃率。
(5) 地培大苗生長速度快,樹冠易于成形,出圃周期短,比容器大苗培育成本低。定植前1~2 a 斷根縮坨,是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有效措施。